藏寶於民 屈穎妍

已複製連結
「唐卡」是藏傳佛教一種獨得的藝術畫作,好多人聽過未看過,因為真跡通常在西藏青海的佛寺才看見。
早前啟德就有個私人展覽,展出37幅大型唐卡畫。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教授說,他到青藏高原看唐卡,但沒見過如此高水平作品。佳士得拍賣行主席更直言,這次展品的規模及罕見,是「百年一遇」。
不過,免費展覽三星期就完結了,好多人問:這麼好的藝術品,為甚麼不能長期展出?除了成本問題,更重要是政府其實一直沒有支援私營博物館的機制。
近年內地興建了很多博物館,歷史的,軍事的,藝術的,大大小小,甚麼種類都有。
相比之下,香港賣來賣去都是M+和故宮,加上舊有的太空館,科學館……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只得這些「大路」貨,總覺欠點甚麼?這次唐卡展讓人反思,為甚麼香港不好好發展私人博物館?
香港比內地發展得較早較快較國際化,早年不少富人因各自喜好從世界各地搜羅珍品,像今次唐卡展,展品是唐卡收藏家劉洪文燕30年前收集的293幅藏品裡面其中37幅,還有2百多幅尚未展示,藏品量及藝術水平完全有條件搞間小型博物館。
其實很多國際城市都有私人博物館,日本滋賀被譽為世外桃源的「美秀美術館」,就是由日本前首富小山美秀子創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
香港收藏家很多,藏品不少是世界級。去年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有個歐洲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中國單色釉瓷器展,200套8至18世紀的藏品,全是由香港收藏家簡永楨借出。
愛收藏的人一定愛分享,香港卧虎藏龍,政府應多發掘這些民間寶藏,好好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