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中菜 屈穎妍

已複製連結
近期出街食飯,經常會遇到兩種極端的光景,某些食肆長年排隊,動輒等百幾個籌,等個幾鐘才有得食;但有些食肆卻水靜鵝飛,整個晚市不足十枱客。
要等位的食肆,通常是年輕人最愛,譬如壽司店,火鍋店;而拍烏蠅的食肆,多數是年紀大的人愛選擇的中式酒樓,最近食肆結業潮中骨牌式執笠的,都是這類。
餐飲業經營困難,似乎已是不爭事實,2025年過了一半,已有超過50間餐廳食店結業。但同一時間,又有好多Café,餅店,小食店甚至內地品牌食肆在港開業。
到底,香港飲食業是進入寒冬抑或只是重新洗牌?那就要由經濟學家去分析,但中式酒樓斷崖式結業卻帶出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中菜尤其粵菜文化在香港的傳承已逐漸斷纜。
你不妨問問身邊後生仔,對上一次去中式酒樓晚飯是什麼事?相信大部分答案是嫲嫲生日爺爺大壽。上一代人若是家人生日,舊同學聚會,中式酒樓一定是首選。但現在年輕人無論慶祝抑或約會,食飯首不選的,就是中菜。他們寧可揀泰菜韓燒日本料理,都好少選中菜,因為上中式酒樓吃傳統粵菜,已成為一種老餅行為。
少吃,自然不會煮更不懂欣賞,年輕人學廚會挑西廚日廚或者當烘焙師做蛋糕,穿起件廚師袍乾淨有型,不像中廚滿身油煙在廚房又焗又熱又辛苦。
年輕人就算真的對中菜有興趣,但中式酒樓愈執愈多,表示這行業前景愈來愈黯淡,想入行的也會卻步。所以,中式餐廳倒閉潮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飲食文化的傳承問題,大家真的要諗諗計,救救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