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全部

時間:

最新至全部


提升學生英語 楊立門

發佈日期: 2025-04-24 14:30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由2019年起計的三個學年內,香港的中小學流失了約八萬名學生,縮班甚至殺校的消息時有所聞。隨着移民潮逐漸退卻,學生數字在去年開始錄得正增長,比之前學年增加了四千多名,主要因為幾個招攬人才計劃在過去兩三年間吸引了大量專才和優才來港定居,共有超過八萬名受養人入讀本地的中小學。他們絕大部分是內地人,英語水平一般較本地學生低,但除了提供慣常的「啟動課程」幫助新來港學童適應本地教育制度外,就沒有特別提升他們英語程度的額外措施。
兩文三語的教育制度,是香港一個獨有的優勢,英語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2024年全港系統性評估的結果顯示,小三學生的中、英、數的能力全面報跌,中三學生的中文和數學能力有所上升,但英文也是下跌,只有67% 達到基本能力水平。這表示有超過三成初中學生英語不達標,情況十分不理想。不少外國商會都認為香港人的英語水平今非昔比,而根據教育機構Education First 去年做的調查,香港人的英語能力已下降到中級水平,在亞洲區,排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之後。
我認為政府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不足。特首在去年的施政報告只說會提供一項一筆過的津貼加強兩文三語教育,而早前教育局說「優化」了「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計劃」,但並沒有對計劃增撥資源。現時各中小學只能聘請一位所謂「外藉英語教師」,他們往往要單打獨鬥,未必能為學校營造一個理想的英語環境,計劃「優化」之後學校可以用現有資源多聘一位教學助理,但可能就要犧牲一位資歷深人工較高的教師,叫學校怎去選擇好呢?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