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美烏礦產協議無助實現和平?

發佈日期: 2025-05-05 19:20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歡迎收看《世界觀》。

美國及烏克蘭日前簽署礦產資源協議,美方有權優先開採烏克蘭礦產,但協議不涉及安全保障。俄烏戰事仍未和平解決,美方是否想透過這份協議,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美國總統特朗普二月底在白宮,與到訪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罵戰,成為全球熱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你隔著大海感受不到(戰爭問題),但你將來會感受到。」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你不知道,不用告訴我們會有甚麼感覺,記住你沒有資格,決定我們有何感受。」

當時美烏兩國領袖會談不歡而散,澤連斯基得不到美方承諾,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特朗普更要求烏方以自然資源,向美方償還5,000億美元債務,而他沒有交代如何計出這個金額。

上月26日,特朗普及澤連斯基出席教宗方濟各葬禮之前,先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短暫會面大約15分鐘。特朗普返回美國後表示,希望在短期內敲定俄烏停戰協議。

到了上月30日,美國財長貝森特,與烏克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里登科,在華盛頓簽署礦產資源協議,內容提到美方在烏克蘭有優先開採權,雙方會共同開發石墨、鋁、石油與天然氣等關鍵資源。

烏方強調協議已明確規定,烏克蘭境內所有礦產資源,由基輔當局擁有及控制。美烏又計劃成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由雙方共同管理,各佔一半股權,烏方預計未來十年透過基金獲取利潤,會全數用來重建烏克蘭。

烏克蘭擁有豐富礦物,包括稀土、鋰、石墨及鈦等,在發展軍事、工業及可再生能源方面非常有用,尤其稀土對生產電池、半導體,甚至導彈至關重要。

外界更將稀土如鑭、鈰、釹等17種化學元素,視為中國應對美國關稅戰的利器。去年有統計指,中國探明稀土資源儲量接近6,600萬噸,屬全球第一,而全球約九成稀土的提煉工序,即是將稀土礦物加工變得可用,都集中在中國。德國聯邦議院有部門估計,烏克蘭的鈦、鐵和鋰等礦產,總值至少三萬億美元,大部分仍未開採。

烏克蘭有專家指,當地逾六成稀土處於俄羅斯控制區域,而烏方勘探技術及礦產資訊相對落後。

烏克蘭全國採礦業協會專家波波夫指出:「烏克蘭逾六成稀土礦產資源,目前被(俄羅斯)佔領,因為它們處於馬里烏波爾、亞速海附近區域,這是很大問題。我們依賴大部分地質資訊,所有工作是蘇聯時期地質學家,在超過30、40年前完成。」

有英國傳媒分析指,中國在關鍵礦產領域,尤其稀土佔有主導地位,美方想確保關鍵戰略礦產供應,包括聚焦烏克蘭和格陵蘭等地,以抗衡中國控制供應鏈。

另外有內地評論員指,美烏簽署礦產資源協議,加上烏克蘭籌碼不斷增加,將會影響俄烏戰事的走向,不排除美方向烏方提供更多支持,透過經濟合作的收益,轉化為持續軍事戰鬥力,相信俄羅斯會審視美國戰略意圖,對於解決俄烏戰事會變得更加複雜。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認為,礦產資源協議沒有涉及債務,形容烏美雙方是公平合作。不過兩國加強合作是否僅具象徵意義,會否觸動俄羅斯神經,導致俄烏戰事持續下去,有待觀察。

我們明日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