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醫療︰克隆氏症趨勢增 延誤求醫或需切腸

醫療︰克隆氏症趨勢增 延誤求醫或需切腸

發佈日期: 2015-10-12 15:41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經常肚痛腹瀉,問題可能不簡單,有可能是由於腸道炎症「克隆氏症」引起,醫生指本港患這種病的人近年增加,不少人因為延誤求醫,要切除部分腸道。

三十多歲的聶先生,一次肚痛以為是普通腸胃炎,檢查證實患上克隆氏症,發現時已經「腸穿肚爛」。聶先生表示︰「腰骨痛得伸不直了,一直屈曲住。原來腸已經爛了、穿了。不潔的東西流出來在腹腔中,很危急。切了部分的小腸,大概50厘米左右。」他接受數種藥物治療都控制不了發炎,最後使用生物製劑才好轉。

克隆氏症可以影響整條消化道,因為免疫系統不正常,攻擊腸道引致發炎潰瘍。患者除了肚痛、腹瀉,體重也會明顯下降,部分人口腔有「痱滋」,甚至眼晴、關節紅腫等。

由於這個病初期的徵狀與一般的腸胃炎很似,有很多人都延誤治療,而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例如是腸胃潰瘍等等。

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教授黃秀娟指︰「這些病人很容易貧血,有時大便都見到有鮮血。」醫生指近年本港患克隆氏症的人增加,每十萬人中有二至三人,不少人要切腸保命,黃秀娟說︰「數個情況,如果腸穿或者真的收窄了,有些病人甚至都有大腸癌,那些情況需要做手術。最大問題因為這個病沒有機會可以斷尾,所以你做了手術仍有機會復發。其實如果有十名病人有克隆氏症,至少七名一生人需要至少一次手術,手術後再長期服藥預防復發。」

醫生指一般腸胃炎大概五至七日痊癒,但克隆氏症引發的腸胃不適,可以持續數個月,甚至一年。

「克隆氏症」是因為免疫系統出問題,甚麼原因出現這情況呢?

醫學界未有確實找出原因,但有研究顯示,與基因變異有關。醫生說,有數類人比較高危,例如家族中有人患過或者本身吸煙及飲食西化,出現克隆氏症的風險高。

如果因為「克隆氏症」要切除部分腸,對患者的消化功能有多大影響?醫生說有些嚴重病人,因為不時復發,要將大部分小腸切去,這類病人吸收能力比較差,有時要入醫院注射營養液,至於切除小部分腸的病人,消化系統影響不大,但要注意健康。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