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港將吳保利亞青賽飲恨 惟學懂接受失敗迎接新挑戰

已複製連結
長江後浪,一浪接一浪,上集介紹單車代表李思穎,努力成為港隊接班人。今集有她師弟、18歲的吳保利。吳保利透過明日之星計劃,入港隊圓夢,亦是另一個夢的開始。
香港單車代表吳保利表示:「其實我一開始時,是無預想過我能夠成為一個港隊運動員。一開始會覺得入到港隊之後會很厲害,是一個終點,但入到港隊之後發現,原來世界很大,無論是隊友、跟外面的差距,之後會更加想去努力,更加想去做好每一樣東西,更加進步,可以在不同的比賽有好一點的名次。」
單車路並不是一帆風順,他自覺能力不如同齡隊友,港隊競爭亦激烈,不過他一直深信時間這兩個字。吳保利指:「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每個人起步的時間都不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追趕其他對手,如何在做出來的時間上快過對手,這是每個運動員或我自己都在認真思考的。」
運動員努力訓練,為了在場上取得好成績,但除此之外,吳保利認為要贏,先要學會輸。在二月舉行的亞錦賽,吳保利在青年組凱林賽摘銅,不過到爭先賽失利,只得第四。他將這次經歷放入他今年DSE文憑試,寫成文章「為不完美添上色彩」。
吳保利表示:「這件事可以令我更好地學習如何接受落敗,落敗的當刻當然很不開心,很不忿也很失望,但如何在情緒過後,盡快抽離出來,如何調整好心態,去面對之後的訓練和比賽,我覺得這是我最大的得著。每一個瞬間的決定都很影響賽果,可能11秒、10秒內的事情,這個比賽就會結束,所以很全神貫注地比賽的當刻,亦都很享受每一次和對手的比拼,很喜歡這種比賽帶來的刺激和速度,當然贏了之後都會有少許的成功感,就算輸了都可以從中學習,重新爬起來。」
6月初舉行的日本場地單車賽,吳保利今次在青年組爭先賽及凱林賽,收穫兩面銅牌,他「為不完美添上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