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全部

時間:

最新至全部


沙螺灣出土文物

發佈日期: 2025-10-10 04:00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1993年7月,大嶼山沙螺灣有一批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出土,重溫當年報道。

這些陶罐、紡輪、磨光石環、箭和矛鏃,考古學家相信它們是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後期,即距離現在約4,500年前,比大禹治水還要早200年的歷史遺物。

它們全部都是從大嶼山北部的沙螺灣發掘出來。這個遺址特別的地方是它建於山丘上,而根據這些遺物來看,當時的人已經相當有文化,相信他們除了打獵、捕魚外,也會從事耕種。

而考古學家最感興趣的,是發現一個個的柱洞。

古物古蹟辦事處館長招紹瓚稱:「將整個遺址發掘後,我們可以根據柱洞分布,來構思當時的房屋會是怎麼樣。」

根據新機場計劃,大嶼山有一部分將被移平,所以古物古蹟辦事處和香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做實地調查,直至確立了沙螺灣是一個重要遺址後,就立刻進行發掘,但因為機場計劃所限,這個考古工程一定要在八月前結束,而他們就只好在這段時間內盡力發掘。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