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臭氧層洞大幅縮小 較2006年峰值面積減三成
發佈日期: 2025-11-26 07:45
國際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新聯合報告顯示,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面積出現顯著縮小,今年測得的單日最大面積較2006年歷史峰值減少約30%,反映國際社會限制消耗臭氧層化學物質的措施取得實質成效。 監測數據顯示持續好轉 根據兩間機構的衛星觀測記錄,在2025年臭氧消耗高峰期(9月7日至10月13日),南極臭氧空洞平均面積約為1871萬平方公里。今年單日最大面積於9月9日錄得,約為2286萬平方公里,與2006年相比大幅縮小。 《蒙特利爾議定書》成效顯現 科學家指出,臭氧層改善主要歸功於國際社會自1987年起通過《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逐步淘汰氯氟烴等有害化學物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臭氧研究團隊領導者保羅・紐曼表示,若南極平流層中的氯含量仍維持25年前水平,今年臭氧空洞面積將比現有觀測值再擴大260萬平方公里。 專家預計,隨著各國持續採用環保替代品,臭氧層恢復進程將於本世紀末全面實現。此次觀測結果為全球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積極範例,證明國際合作能有效應對跨區域環境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