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成功打造電競經濟 有學校培訓人才提供打機及編程等課程
發佈日期: 2025-11-16 09:20
國際


亞博正舉辦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國際電競比賽。而在電競強國南韓,各項配套發展成熟,成功打造電競經濟,更有電競學校培訓人才。 南韓首爾這群學生,平日下午上課時間,在學校公然打機。老師見到也沒制止,學校還配置各種專業裝備,讓學生玩得安心。 這裡是全球首家專注電競的國際學校,校方強調電競不等於打機,不會助長暴力。很多學生難以適應傳統學校模式,在這裡就可以發揮所長。 南韓電競學校學術主管曹秀旼說:「我們想向世界證明,只要有正確指導,透過合適及有質素課程,我們的學生也能創造積極、有意義的成果。」 學校導師會教「基本功」,例如怎樣瞄準目標,再按學生能力專門訓練。打機一樣有考試,賽前要分析、部署,比賽過程全部有記錄。 打機「實戰」只是課程一部分,學生上午要學語文、數學及歷史等。學校會教學生怎樣成為電競主播,包括評述電競賽事及剪片。電腦課主要學編寫程式,有助將來創作電競遊戲。 體育課就訓練他們的體能及抗壓心理。 曹秀旼稱:「我們不單訓練專業電競運動員,而是致力培訓他們做好準備,將來能擔當好電競及電競產業各種角色。」 學校2019年創辦,提供高中課程,全校現時有約40名學生。 讀中五的Kim,目標當電競運動員,他指在學校訓練,跟在家自己玩很不同。 南韓電競學校學生金主鎬指:「要成為專業電競運動員,要學懂如何溝通和團隊協作。」 Kim稱從沒想過,能「寓學習於遊戲」,他以前沉迷打機,現在反而懂得節制。 金主鎬表示:「我來這裡才兩、三個月,打機技術已大有進步,學習上也養成更好習慣,能平衡讀書和玩耍的時間。」 南韓電競產業蓬勃,每年收益超過1,000億港元。不少大企業成立自己「戰隊」,參加各項電競賽事。頂尖電競運動員,在當地被視為明星,政府更提供免服兵役等優惠政策。 南韓電競學校行政主任李載勳介紹:「南韓電競最大優勢,是產業、教育和文化結合。商界與遊戲公司、電視台及教育機構合作,組成龐大產業鏈。家長支持也很重要,當家長見到小孩成長和變好,便放心他們在電競行業發展。」 有調查指,電競選手現在是南韓年輕人,五大理想職業之一。不過學校導師提醒,當興趣轉化成職業,每天高強度訓練,又是另一種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