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國際新聞重點|籲中國公民避免赴日/野熊游泳被射殺/法國市鎮栗子節

發佈日期: 2025-11-15 21:46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籲中國公民避免赴日】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導致中日關係緊張。中方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後,內地海事局又發布航行警告黃海中部將進行實彈射擊。內地航空公司亦宣布,讓購買日本航線的旅客免費退改機票。

外交部領事司周五發文,指今年以來,日本社會治安不靖,發生多宗中國公民在日本遇襲事件,部分案件迄未偵破,中國公民在日本安全環境持續惡化。加上日本領導人近日公然發表涉及台灣的露骨挑釁言論,嚴重惡化中日人員交流氛圍。

外交部和中國駐日本使領館鄭重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而已在日本的中國公民要密切關注當地治安形勢,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共同社分析指,中方此舉可能有意針對日本的旅遊業。根據日本觀光局統計,今年1月至9月,共有748萬中國遊客前往日本,人數位居全球各國及地區之首。7至9月的訪日中國人消費額逾5,900億日圓,折合近300億港元,位列第一。

另外,在中日關係升溫之際,根據中國海事局網站消息,鹽城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本月17日至19日一連三天24小時,在黃海中部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禁止駛入。

中日關係轉趨緊張的導火線,是上台不夠一個月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早前提到若台灣有事,可能會對日本構成「存亡危機事態」,並暗示可能會武力介入台海問題。

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周五奉示約見日本外務事務次官船越健裕,就高市涉華錯誤言行提出嚴正交涉。

吳江浩指,高市發表涉台露骨挑釁言論,是違反基本常識,超越中方紅線,進行武力威脅。並不承認錯誤、不收回言論,完全是誤判形勢、不自量力。

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以何種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強調,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不違反國際法,沒有必要撤回。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表示,正因立場不同,日中之間的多層次溝通才更為重要,已向中方提出此事,要求妥善應對。


【赴日旅客可免費退改機票】

中國國際航空、南方航空及東方航空宣布,購買日本航線的旅客可免費退改機票。

航空公司公告稱,因應外交部近期發布的出行提醒,在周六中午十二時或之前購買或兌換了機票,即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期間,出發來往及中途停留日本的旅客,可免費退票或更改機票。


【野熊游泳被射殺】

日本持續發生熊出沒,群馬縣有人遭熊襲擊昏迷不醒。青森縣則有熊在海上游泳,由於可能威脅居民而被射殺。

在青森縣野邊地町陸奧灣附近,周四有漁民發現離岸幾百米處的,海面上有一隻熊。漁民立即通報地方漁業協會。

畫面可見,這隻熊只有頭部露出水面,似乎游向大海。由於考慮到熊的出現,會為附近居民帶來風險,獵人接報後到場將牠捕殺。據報牠是成年公熊,身長約1.5米,體重約140公斤。當地的漁業協會人員對熊出現在海上,感到十分震驚。

而群馬縣藤岡市的三波川山區,周六上午一名60歲男子,與數名朋友打獵時,遭到熊襲擊,面部和手臂被咬傷,送院時已經失去意識,同行的朋友沒有受傷,據報襲擊男子的熊,體重約100公斤,事後向山林逃去。

針對接連發生的熊襲擊事件,日本當局早前召開相關部長會議,並決定採取一系列措施應對。其中緊急措施包括,宣傳「緊急槍獵」的技巧和案例,從周四起允許警察使用步槍,射殺對人有威脅的熊,並允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是否使用獵槍。


【法國市鎮栗子節】

法國東南部盛產栗子,當地有市鎮每年舉辦栗子節,吸引大批遊客去品嚐用栗子製成的各式美食。

香噴噴的炒栗子,用炭爐現炒現賣,除了炒之外,還可以用焗爐焗,每年十月是普羅旺斯的栗子收成季節,以優質栗子聞名的科洛布里耶爾鎮,在十月份的每個星期日都有栗子市集,這個只有二千居民的寧靜小鎮,在這段時間變得人山人海,大家都來選購多采多姿的栗子產品,例如類似花生醬的栗子醬,用來塗麵包別有風味。

用栗子磨粉加果汁製成的果凍,有多種不同味道,栗子粉還可以用來焗麵包和造蛋糕,甚至製作栗子味啤酒。

不過論受歡迎程度,第一位的始終是當地名產糖漬栗子,這種精緻的法式美食,以雲呢拿糖漿醃栗子,許多高級餐廳都以它來作為飯後甜品。遊客來到這裡,必定買幾盒回去做手信。

一位意大利遊客說:「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栗子,而且價格也最便宜。」

鎮上有博物館介紹糖漬栗子的製作過程,以及把栗子加工成不同產品的用具。

科洛布里耶爾鎮的地中海氣候和肥沃土壤種出來的栗子特別香甜,雖然產量不多,但被視為歐洲的頂級產品,當地居民幾百年來都是靠種植栗子為生,栗子是這裡最重要的農作物。

在粟米和馬鈴薯由美洲傳入歐洲之前,栗子曾經是歐洲人的重要食糧,在不適宜種植小麥的山區,可以種植栗子樹作為替代品,用栗子粉來造麵包,因此栗子樹也被法國人稱為「麵包樹」。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