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機械人大戰 中國暫領先
發佈日期: 2025-11-12 19:30
國際


歡迎收看《世界觀》。 繼智能手機及電動車後,智能人型機械人應該會是下一個商家必爭之地。而中美科企亦分別公布人型機械人大計,進入「機械人大戰」時代。 上星期,中國電動車生產商小鵬汽車向公眾展示人型機械Iron,立即成為話題,由於Iron步伐十分流暢,流暢到令人質疑,是用真人扮機械人。 小鵬汽車行政總裁何小鵬說:「我們在排練的時候,下面有同事說,這個機器人裡是不是有個人啊?它沒有人。」 小鵬技術人員即場為女機械人「脫衣」,讓公眾驗明正身。小鵬計劃這款機械人可於明年底量產,並主要用作導覽、導巡等服務。 而在美國,另一間電動車生產商Tesla特斯拉,上周的股東會就找來他們生產的AI機械人Optimus跳舞助興。行政總裁馬斯克對機械人市場充滿希望。 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稱:「有關Optimus的規模,如我所說,將會是與眾不同。我認為將會是至今最重要的產品,較手機還重要,較任何事物重要。」 Tesla剛通過的「馬斯克一萬億」薪酬方案,其中一項條件,是十年內要賣出一百萬部Optimus機械人。所以,Optimus肯定會是這間美國科企的重點。 如以初步資料比較這兩款機械人,無論在高度、重量、靈活度等等,各有長短,難以分高低。除了小鵬及Tesla,中美亦有其他科企努力研發類似產品。 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預測,計及供應鏈、維修及保養等,人型機械產業於2050年市值可達5萬億美元,屆時市面上會有近10億個人型機械人,而隨著科技普及化,製造成本會不斷下降,預計25年後一個機械人只需一萬五千美元,折合約10萬港元。 報告指出,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國在發展人型機械人處於領先地位,與美國的差距亦不斷擴大。 有評論指,中國在全球無人機產能佔全球約七成,加上這些無人機的核心部件,如電池及感應器等,成本都較海外低約百分之三十,甚至一半,故中國要發展AI機械人,確實有一定優勢。 而小鵬的Iron機械人發布後,馬斯克於網上發文稱讚Iron「身材不錯」,又指「整個機械人市場將由Tesla和中國主導」,更指西方其他機械人企業還很弱。 晶片商Nvidia輝達行政總裁黃仁勳,早前亦指中國在能源成本較低,及監管環境更為寬鬆的情況下,預計中國會在AI競賽中勝出。 看來美國科企的巨頭,都意識到中國的優勢不容忽視。人型機械人前景如何仍然是在預測階段,能否如智能手機般普及,亦有待觀察。而中美AI機械人產品誰勝誰負,最終會由市場及消費者決定。 我們明天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