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國際新聞重點|颱風再襲菲律賓/日本外海地震/中國恢復向美出口兩用物項
發佈日期: 2025-11-09 22:24
國際


【颱風再襲菲律賓】 超強颱風鳳凰吹襲菲律賓,是一周內第二個吹襲當地的風暴。當局疏散近一百萬人,超過三百班機取消。 風暴威脅下,菲律賓東北部天氣轉壞,巨浪拍上路面,沿岸地區水位上升。 風力顯著增強,多座建築物被淹浸,街道變成一片澤國,暴雨引發山洪暴發,有鐵路橋樑被沖毀。 北部省份政府已經宣布周一停課,以及關閉大部分政府部門。受影響地區多班本地航班被取消,超過6,600名乘客及貨運工人滯留在多個港口,船隻不准出海。 因應菲律賓早前受海鷗吹襲,對廣泛地區造成嚴重破壞,多人傷亡,以及預計鳳凰會為當地帶來嚴重災害,當局已經宣布進入國家災難狀態。當地民防部門預計,超過3千萬人會受到鳳凰帶來的災害影響。當局在東北部高風險村落,疏散近一百萬人。 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周六警告風,暴可能會為當地帶來災難性影響,呼籲台風路徑上的居民留意撤離命令,警告任何拒絕服從的行為,都是危險和違法的。 鳳凰中心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85公里,以每小時30公里速度,向西北偏西移動,掠過菲律賓後會進入南海。 【日本外海地震】 日本東北部岩手縣對開海域發生6.7級地震,當局發出海嘯警報。 地震發生當時,有屋內燈泡強烈搖晃。 當局向岩手縣發出海嘯警報,預計會有約一米的海嘯,並呼籲民眾遠離岸邊。日本傳媒報道,岩手縣大船渡市和大湊港,檢測到約10厘米的海嘯。 東日本鐵路運營商表示,受地震引發的停電影響,該地區的新幹線列車延誤。目前未接獲人員傷亡報告,日本東北地區兩座核電廠,亦未有任何異常報告。 地震發生在當地下午約五時左右,震源深度約10公里,之後再發生多次地震,其中有強度達6.3級。 【中國恢復向美出口兩用物項】 中國恢復向美國出口兩用物項,包括一些關鍵礦產,可用於製造強化鉛彈及夜視裝備,有效期至明年11月27日。 隨著中美元首會面並達成貿易協定,商務部周日發公告,宣布即日起至明年11月27日,恢復向美國出口兩用物項,包括鎵、鍺和銻等關鍵礦產,但仍然禁止對美國軍事用戶或作軍事用途出口。 兩用物項即擁有民事與軍事用途,或有助提升軍事潛力的貨物、技術和服務,特別是可用於設計、開發、生產或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物項,當中的鎵和鍺等關鍵礦產,是半導體生產的重要戰略物資,廣泛應用於紅外線光學、光纖通訊傳輸和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可用於製造強化鉛彈及夜視裝備。 另外,對於中國半導體生產商聞泰科技的荷蘭子公司安世半導體工廠,向歐洲交付晶片產品受限問題,荷蘭首相施索夫周五稱,已獲中方通知,將讓安世交付晶片產品。 商務部周日表示,造成當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混亂的源頭和責任在荷方,希望歐方敦促荷方盡快糾正錯誤做法,保障安世半導體相關產品正常供應,並強調中方已採取切實措施,對合規民用相關出口予以豁免。 【中國漁船南韓公海翻側】 一艘中國漁船在南韓西南部公海翻側,至少兩人死亡,仍有三人失蹤。中國駐光州總領事館表示,正密切關注事件。 事發後,在南韓西南部附近水域作業的一艘中國漁船,率先救起六名墮海船員,六人情況良好。隨後到達的南韓海警警備艦,救起另外兩人,但兩人送院後證實死亡。 南韓海警通報,周日早上一艘98噸級中國漁船,在全羅南道新安郡可居島以西約81公里的公海翻側,船上十一名船員墮海,初步調查顯示,事發時海面情況平靜。潛水隊現場勘查後發現,涉事漁船外部沒有碰撞痕跡,事故原因仍在調查。 由於仍有船員失蹤,兩國海警在事發海域搜索。 【龍捲風重創巴西巴拉那州】 龍捲風吹襲巴西南部,最少6人死亡,750人受傷,仍有人失蹤。 巴西南部巴拉那州周五晚,受到一股強烈龍捲風吹襲,龍捲風風速最高達每小時250公里,加上暴風雨,約有一萬四千人住的小鎮,里約博尼圖災情嚴重,超過一半建築物的屋頂被吹走,亦有汽車被吹入商店,不少道路受阻,電線桿被破壞。 風暴過後,災區好像戰場一樣。救援人員加緊搜索失蹤者。州政府表示約九成建築物被摧毀,形容是歷來最嚴重的災難。 州長宣布進入「公共災難狀態」,整個巴拉那州將哀悼死者三天。巴西總統盧拉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會繼續向受災地區的有需要人士提供援助,當局亦會加快調動緊急資金,用作救災及重建,並會派出災難應變小組成員及醫療人員等到當地。 氣象部門預測,部分地方包括聖保羅州可能會受強風影響,提醒民眾外出時,留意部分樹木、電線桿可能會倒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