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國際新聞重點|特朗普晤中亞領袖商稀土/中方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日本熊出沒

發佈日期: 2025-11-07 22:01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福建艦入列】

中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在海南三亞入列,標誌著進入三航母時代。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勉勵官兵要不斷提升打仗本領。

海軍福建艦入列授旗儀式,周三在海南三亞一個軍港舉行。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儀仗禮兵護衛著八一軍旗,交給習近平,習近平隨後將八一軍旗授予福建艦艦長,並合照留念。

他之後登上福建艦視察,聽取中國航母建設發展工作匯報。又在飛行甲板上視察,並同艦載機飛行員交流,及觀看艦載機彈射放飛流程演示。習近平又勉勵官兵,要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及打仗本領。

國家主席習近平稱:「試飛也是,要有這種非常勇氣,真了不起,都是英雄。」

習近平來到塔台,了解飛行指揮及起降運作情況。又進入駕駛室,並在航泊日誌上簽名。又在彈射綜合控制站參觀,並按下彈射按鈕,見到甲板上空載的動子,彈向艦艏。

隨後又到餐廳及士兵艙,了解官兵飲食及住宿情況。

習近平稱:「這是固定床位,這是你們住的地方嗎?」

並要求各級做好保障,令官兵可更好投身部隊建設及備戰打仗。

習近平表示:「在艦上就是以艦為家了,很好。」

習近平離開時,官兵在飛行甲板及碼頭,列隊送別。

官兵說:「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福建艦舷號18,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第一艘彈射型航母,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備電磁彈射及阻攔裝置,是全球第一艘採用常規動力,電磁彈射技術的航母。新華社報道指,習近平親自決策,福建艦採用電磁彈射技術。

福建艦2022年6月下水,去年5月進行首次航行試驗,期間完成多次海試,被認為進度遠超預期,今年9月完成關鍵彈射試驗。今次福建艦入列,連同遼寧艦和山東艦航母,中國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海軍的遠海防護能力及防衛能力將大幅提升。


【軍事專家分中國三航母時代】

有軍事專家認為,中國擁有三艘航母有助增強軍事實力,又預計中國下一艘興建的航母,有可能會採用核動力推動。

解放軍海軍正式踏入三航母時代,有軍事專家認為,中國的海洋國土遼闊,台海及南海等問題仍未解決,有需要興建更多航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

軍事專家宋忠平說:「因為我們現在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的威脅,有必要強化自己的軍事能力,所以我覺得三航母戰鬥群,它不是為了威脅誰,恰恰是為了維護中國自己的核心利益。如果未來真是要以非和平的手段來解決台灣問題的話,那麼航空母艦,也必然會有用武之地。」

外界認為福建艦在多項技術都有突破,例如作為常規動力航母,戰鬥力已經非常接近,排水量更大的核動力航母。

宋忠平認為,福建艦的艦載機起飛技術,越過了西方國家的蒸氣彈射技術,直接採用更先進的電磁彈射系統,令福建艦具有更強的戰鬥力。又估計下一艘國產航母,有可能採用核動力裝置。

宋忠平表示:「包括定向能武器,還有電磁彈射、電磁攔阻,這些東西對電能的消耗是非常大,如果選擇核動力的話,就會有效的來解決這些問題。技術不是問題,資金不是問題,關鍵就是一個軍方的需要,政治的需要,只要需要的話,我相信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拿出核動力航空母艦。」

現時美國擁有十一艘航母,是全球最多。他認為,中國不會同美國比拼航母數量,不會進行航母軍備競賽。


【特朗普晤中亞五國領導人商稀土】

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見中亞五國領導人,商討稀土礦產、能源開發等議題,被視為是要打破中國的稀土壟斷,並抗衡中俄兩國在中亞地區日益擴張的影響力。

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中亞五國領導人,周四在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討論稀土礦產、能源開發等議題。特朗普表示,美國正尋求與盟友合作,以擴大關鍵礦物供應鏈。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我們議程上關鍵項目之一是關鍵礦物。最近幾周,我的政府正加強美國經濟安全,通過與世界各地的盟友和朋友達成協議,來擴大我們的關鍵礦物供應鏈。」

報道指,美方此舉旨在抗衡中國對稀土壟斷。目前中國控制全球約七成稀土,以及九成稀土加工市場,而稀土用於生產軍事設備、晶片及汽車等領域。

中方早前宣布對稀土出口實施管制,在日前中美元首磋商後,中方決定暫時推遲一年限制措施。

而中亞五國擁有豐富稀土礦產資源。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6年數據,中亞有384處稀土礦點,其中最多的哈薩克有160處,其次是烏茲別克,有87處。

塔吉克總統拉赫蒙在會上表示,該國也有美國非常感興趣的稀土礦物資源。

塔吉克總統拉赫蒙稱:「我國擁有豐富的、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礦物,包括稀土礦物和關鍵材料。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我國的銻產量位居世界第二,是目前最大的金屬銻生產國,美國對此非常感興趣。」

分析指,這次會晤反映美國企圖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主導的區域增加影響力,在這片長期被視為中俄「後花園」的區域,開展新的經濟與外交空間。

有專家評論指,稀土開發進展將取決於中亞各政府,克服對自然資源的傳統保密態度,強調如果希望吸引西方投資,透明度、法治、遵守最佳實踐和國際規範都十分重要。


【中方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

日本政府表示,中方相隔約兩年來,首次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在北京,外交部強調,一旦發現任何風險,將立即依法採取必要進口限制,並會持續對福島核污水取樣監測,敦促日方履行承諾。

日本政府證實,約6公噸北海道冷凍扇貝,已於周三向中國出貨,是中方全面停止日本水產品進口大約兩年來,首次確認已經恢復出口,下周一還會對華出口數百公斤青森鹽醃海參。

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鈴木憲和表示,會繼續要求中方基於科學依據,撤銷餘下十個都縣水產品的進口限制,並恢復日本牛肉對華出口。

中方因應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海,2023年8月起,全面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去年9月中日達成共識,放寬禁令。到今年5月就啟動,恢復出口的手續達成共識。到6月,中方宣布有條件恢復,日本37個地區水產品進口,但不包括福島縣、東京都等十個地區。

日本傳媒報道,中日首腦上月底在南韓會晤期間,日方亦有提到,希望中方積極處理,恢復進口日本水產品同牛肉事宜。

日本水產品恢復對華出口,中方強調一旦發現任何風險,將立即依法採取必要的進口限制措施。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中方主管部門將繼續嚴格依法依規,加強對日本水產品輸華的監管,保障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一旦發現任何風險,將立即依法採取必要的限制出口措施。」

大國外交|北京稱持續對福島核污水取樣監測 促日方履行承諾

外交部表示,中方將持續對福島核污水的國際監測,同中方的獨立取樣監測,希望日本能持續開展監測,中方會繼續同國際社會一起,敦促日方持續履行承諾。


【日本熊出沒】

日本熊出沒事件暴增,警察廳修改槍械規則,允許警察用步槍,射殺威脅人類安全的熊。中國駐日大使館提醒赴日中國公民,注意防範野生動物襲擊。

日本多地再有「熊出沒」,山形縣米澤市一間溫泉旅館,周五凌晨有熊闖入,日本傳媒報道,當時旅館內三人均成功撤離,無人受傷。當地警方認為熊仍藏在旅館內,繼續在周邊地區保持警戒。

同日上午在宮城縣,有人在宮城大學校園前的叢林,發現一隻熊,警方認為牠仍未離開,大學決定取消下午課堂。

日本接連發生「熊出沒」事件,今年四月起至今,已有13人遭熊襲擊後死亡,是歷年新高。日本警察廳周四宣布,將允許警員使用步槍射殺威脅人類安全的熊,新規定將於下周四生效。

報道指,警察廳將向北部熊害最嚴重的岩手縣和秋田縣,分別部署兩支配備步槍,由四人組成的槍械對策部隊,每隊有兩名狙擊手、一名指揮官,和一名負責與地方政府聯絡的人員。他們會與當地獵人團體展開聯合訓練,了解熊的習性。

報道指,由於氣候變暖,熊的主要糧食失收,令熊離開固有棲息地,更頻繁到民居覓食,導致熊襲擊人事件增加。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周四發布安全提醒,呼籲旅日中國公民提高警惕,確保人身安全,出行前應查詢野生動物出沒訊息,避免前往相關區域。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