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國際太極拳日」 為首個以武術命名國際日

發佈日期: 2025-11-06 21:46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將每年3月21日定為「國際太極拳日」,是首個以武術項目命名的國際日。

太極拳起源於中國,講究陰陽平衡和剛柔並濟,融合道家哲學、中醫及武術的精髓,多年來形成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等流派。

全球有過億人練習太極拳,遍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太極拳於2020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國聯同29個國家,在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召開的,教科文組織大會第43屆會議,倡議設立「國際太極拳日」,決議在當地時間周三通過,將每年3月21日,即北半球的春分日,定為「國際太極拳日」。

教科文組織希望促進太極拳在全球範圍的普及,並弘揚當中平衡、和平、和諧共生與相互尊重的核心價值觀,期望「國際太極拳日」能作為平台,提升全球人類的身心健康,促進跨文化交流與和平共處,並倡導以包容、公平且安全的方式參與體育運動。

教科文組織在為「國際太極拳日」選擇日子上,亦都花了不少心思,希望呼應春分「晝夜均、寒暑平」的特性,凸顯平衡及和諧的理念。

有研究證明,太極拳有減慢身體機能退化,改善慢性病,提升心理健康等眾多功效,可以讓練習者做到「治未病」。

「國際太極拳日」的設立,除了有助在全球推廣健康外,也能讓世界進一步認識,「以和為貴,和諧共生」的中華智慧。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