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政策開審多名大法官表質疑 據報敗訴須繳還折合近七千億港元關稅
發佈日期: 2025-11-06 13:01
國際


美國最高法院開庭審理總統特朗普向全球加徵關稅政策,是否合法。多名大法官不分派別都對特朗普做法提出質疑。據報案件可能未來幾個月內有裁決。 美國最高法院在周三首日聆訊,進行口頭辯論。9名大法官當中,3名由總統特朗普任命的保守派法官及全部3名自由派法官,都質疑總統是否能夠根據1997《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徵收關稅。 提出質疑的一方指《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根本沒有提及關稅,而且稅收為國會核心權力,法案若通過,將代表特朗普的總統權力凌駕國會,抵銷行政權與立法權之間的作用。 代表政府的一方則指,關稅是特朗普的外交手段,根本上是為了維持公平的國際貿易,減少美國與他國的貿易逆差,並非為了向國民額外徵稅。 美國財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以及貿易代表格里爾,亦有到場旁聽。貝森特指,即使最高法院判決不利特朗普,政府亦能通過其他合法手段繼續徵收關稅,但他旁聽後表示,對裁決感到非常樂觀。 案件原訴方為一批中小型企業,代表律師指,美國憲法將徵稅權力只是授予國會,但總統就繞過國會,實施歷來最大規模加徵關稅措施。 特朗普在開庭後向霍士新聞透露,指若政府敗訴,將會對美國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他又舉例表示,早前中方實施稀土出口限制,他隨即威脅向中國加徵百分百關稅。特朗普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0分鐘後,向他致電並達成協議。特朗普又指,若然沒有關稅,整個世界都會陷入經濟衰退,他是為了世界才實施關稅。 華盛頓郵報指,最高法院同意加速審理案件,裁決結果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出爐。假如特朗普敗訴,美國財政部將要繳還已經徵收的近900億美元,折合近七千億港元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