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國際新聞重點|羅浮宮珠寶失竊/多國響應「不要國王」示威/中方破美國網絡攻擊案
發佈日期: 2025-10-19 21:07
國際



【巴黎羅浮宮發生搶劫案】
法國巴黎著名博物館羅浮宮發生搶劫案,多件珠寶失竊,閉館一天。
三名蒙面男子,當地周日早上在羅浮宮剛開館不久,利用放置在博物館塞納河一側,翻修工程用的外部電梯,闖入羅浮宮的展廳阿波羅畫廊。
他們打破窗戶,盜走九件珠寶首飾,包括拿破崙及其王后收藏的珠寶,之後駕駛電單車逃去。整個盜竊過程只有約七分鐘。據報其中一件被盜的珠寶,其後在博物館外尋回。目前正評估被盜物品的價值。
法國文化部長達蒂在社交平台上稱,博物館工作人員及警方正在調查中,事件中無人受傷。
【多國響應美國「不要國王」示威】
美國全國再有二千幾場「不要國王」示威集會,抗議總統特朗普施政。多個外國城市都有活動響應。特朗普就指自己不是國王。
美國逾二百個組織號召民眾,周六參與「不要國王」示威集會,抗議總統特朗普專政,並反對他的移民、教育及安全政策。
美國全國各地有超過二千六百場示威集會,其中在首都華盛頓的國會山莊附近,有示威者叫口號及舉起標語,稱要捍衛言論自由。
曾經參選總統的佛蒙特州資深參議員桑德斯,稱不會讓美國走向威權主義。民主黨人,包括前副總統賀錦麗,和前國務卿希拉里表明支持抗議。
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地都有人表達不滿。
示威者羅森曼說:「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是為了『不要國王2.0』示威,我們國家的情況越來越糟,我們走上街頭,這不是一個『仇恨美國』的集會,這是一個『愛美國』的集會。」
特朗普接受美國霍士新聞訪問時,說自己不是國王。他周六、日,會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度過。
同屬共和黨的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就批評民主黨人趁聯邦政府停擺搞宣傳,質疑民主黨認為對抗特朗普,比起恢復政府運作更重要。
歐洲方面,法國首都巴黎有幾百人集會,大部分是美國僑民,部分人高舉「不要國王」標語。有示威者稱,很關注美國移民問題,又稱美國明年舉行中期選舉,呼籲選民站出來。
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亦有一批民眾集會,有人質疑特朗普政府不尊重美國體系,共和黨又允許他這樣做,加上美國最高法院,以保守派大法官佔多數,一切似乎對特朗普有利。
【中方破獲美國國安局網絡攻擊案】
國家安全機關破獲美國重大網絡攻擊案,掌握美國國家安全局網絡攻擊入侵,國家授時中心的鐵證,粉碎美方網攻竊密同滲透破壞的圖謀。
央視新聞報道,國家安全機關調查發現,美國國家安全局2022年3月起,利用某境外品牌手機短信服務漏洞,秘密網絡攻擊控制國家授時中心多名工作人員的手機終端,竊取手機內儲存的敏感資料。翌年4月起,多次利用竊取的登錄憑證,入侵國家授時中心計算機,刺探網絡系統建設情況。
前年8月至去年6月,美國國家安全局專門部署新型網絡作戰平台,啟用42款特種網絡攻擊武器,對國家授時中心多個內部網絡系統實施高烈度攻擊。
網絡安全專家李建華說:「目前的網絡攻擊呈現APT化這樣一種特點,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就是監控其他一些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包括關鍵的重要信息系統,這樣一種監控和遠程滲透,乃至干擾、摧毀和破壞。這個是對國際上面任何一個國家來講,在經濟全球化這樣一個大時代面前,都是個巨大的威脅。」
國家授時中心位於陝西西安,承擔「北京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為國家通信、金融、電力、交通、國防等領域,提供高精度授時服務,還為測算國際標準時間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相關設施一旦遭受網絡攻擊破壞,將影響「北京時間」的安全穩定運行,引發網絡通信故障、金融系統紊亂、交通運用癱瘓等嚴重後果,甚至可能導致國際時間陷入混亂。
報道形容,美國國安局針對國家授時中心的網絡攻擊活動蓄謀已久,報道指,國家安全機關固定美方網絡攻擊證據,指導國家授時中心斬斷攻擊鏈路,升級防範措施,消除危害隱患,批評美國才是真正的「黑客帝國」,是網絡空間的最大亂源。
【日本群馬縣三小時內有兩宗熊襲擊人案】
日本繼續有熊襲擊人,群馬縣三小時內出現兩宗個案,其中一名受傷男子情況嚴重。
日本群馬縣水上町一名64歲男子,周六在溪邊採摘野蘑菇期間,被熊襲擊。據報該名男子頭部、鼻子及下巴受傷,並有明顯由熊爪造成的傷痕。其妻子報警,男子送院,意識清醒但傷勢嚴重。涉及的熊事後離開現場,警方正密切關注該地區情況。
而相隔不到三小時,同樣位於群馬縣,距離水上町大約八公里外,再有居民向警方報案,稱一名76歲女子在放狗期間,被熊襲擊。她頭骨骨折,送院治理。兩宗事件懷疑都是成年熊所為。
警方表示,該地區並非首次發生熊襲擊人事件。幾日前一對老夫婦散步期間,被兩隻熊襲擊受傷,本月初,鄰近的沼田市有熊闖入超市,傷及兩名顧客。
群馬縣北部亦傳出多宗熊襲擊人事件,警方正展開調查,同時呼籲民眾盡量避免外出,並且要鎖好門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