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六國海洋生物學家深入烏拉圭海底探索 發現罕見生物樣本及廢物污染問題

發佈日期: 2025-10-18 20:13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來自六個國家的海洋生物學家,在烏拉圭的大西洋海岸,進行海底探索,收集多種罕見生物的樣本。

在烏拉圭近岸的珊瑚礁,有許多罕見的奇特生物,這種竹珊瑚就是生物學家從未見過的物種。

珊瑚礁是各種海洋動物的安樂窩,這一帶的珊瑚礁過去甚少有人探索,因此科學家估計,這裡可能會找到一些全新的物種。由谷歌前行政總裁施密特創立的非牟利機構「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組織了一支37人的科研團隊,用無人潛艇深入海底,拍攝水底的世界,並收集稀有物種的樣本。

這批海洋專家分別來自烏拉圭、巴西、阿根廷、智利、法國和德國,他們乘坐考察船「法爾科號」,在船上觀看潛艇拍攝到的影像。他們在海底發現一艘沉沒的軍艦,同時亦找到一些廢棄繩索,顯示即使在深海,亦逃不過人類的廢物污染。

尼龍製的漁網和繩索會分解成微膠粒,海洋生物吃了會有不良影響,例如這條專吃海底沉澱物的蜥蜴魚,以及這隻好像菊花的軟體動物,都有可能受到微膠粒危害。

由於今次採集到的生物樣本非常多,研究團隊要花幾年時間仔細檢驗後,才可以確定當中有否一些是過去未知的生物。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3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