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國際新聞重點|中國批美動輒以高關稅威脅/菲公務船非法闖中國海域
發佈日期: 2025-10-12 21:35
國際



【中方批美國動輒高關稅威脅】
商務部回應,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加徵百分之100關稅,重申中方對於關稅戰不願打,但也不怕打。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也必將堅決採取相應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據報美國正準備一系列報復措施,包括制裁中國企業。
中美貿易關係再度升溫,美國總統特朗普以中方收緊稀土出口管制為由,下月起對中國商品已生效的三成關稅基礎上,額外加徵百分之100關稅,並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
在北京,商務部表示,中方發布關於稀土等相關物項出口管制措施,是中方依據法律法規,以改善自身出口管制體系的正常行為,中國的出口管制並非禁止出口,符合規定的申請將予以許可,事先已就措施可能對產供鏈產生的影響進行充分評估,並確信相關影響非常有限。批評美方有關表態,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長期以來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對華採取歧視性做法,對半導體設備、晶片等眾多產品實施單邊長臂管轄措施。特別是九月,中美馬德里經貿會談以來,美方持續新增一系列對華限制措施,嚴重損害中方利益,嚴重破壞雙方經貿會談氛圍,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美方動輒以高關稅進行威脅,不是與中方相處的正確之道。敦促美方盡快糾正錯誤做法,以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為引領,維護好來之不易的磋商成果,繼續發揮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基礎上,透過對話解決各自關切、妥善管控分歧,維護中美經貿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也必將堅決採取相應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美國正準備一系列的報復措施,包括制裁中國企業,制訂新的出口限制,以及把中國的實體列入黑名單。
【中方指菲律賓公務船非法闖入中國海域】
菲律賓指中國海警在南沙群島,向菲方船隻發射水砲和撞擊,中方指菲公務船非法闖入中國海域,責任完全在菲方。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表示,三艘漁業局船隻,早上停泊在南海中業島附近期間,中國海警船直接向其中一艘公務船發射水砲,並故意撞擊船尾,稱此舉是「明顯的威脅」。
中國海警局發言人回應稱,中國擁有南沙群島鐵線礁附近海域主權,菲公務船非法闖入,並無視中方多次嚴正警告,危險接近中方正常維權執法船隻。中國海警依法採取管制措施,並堅決驅離,警告菲方立即停止侵權滋擾。
【日本公明黨據報有意與立憲民主黨磋商】
日本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後,在野黨醞釀聯手在首相指名選舉中,推舉同一名候選人競逐。據報公明黨也有意參與在野黨的政策磋商,令自民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出任首相之路增添變數。
共同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公明黨日前宣布退出與自民黨的執政聯盟後,向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提出,有意參與在野黨關於國會運營的磋商,指若自民黨拒絕在限制企業和團體政治捐款問題上讓步,不排除與立民黨、國民民主黨等聯手推動法案通過。
立民黨黨魁野田佳彥認為,兩黨的政策有較多共通點,願意就與公明黨的合作展開磋商。他又再次提到,在首相指名選舉中,在野黨聯手推舉同一名候選人的想法,人選方面,據報考慮由國民民主黨黨魁玉木雄一郎出選。
玉木雄一郎強調,自己已準備好擔任首相。但他早前曾指,由於與立民黨在基本政策上存在分歧,現階段無法合作。
隨著執政聯盟的瓦解,外界關注自民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出任首相之路,會否因此而增添變數。根據程序,新當選的自民黨總裁,需通過臨時國會首相指名選舉,才能正式出任日本首相。
報道指,由於兩黨的執政磋商陷入僵局,首相指名選舉預計將推遲至本月20日或21日,在沒有政黨單獨過半數的情況下,很可能要進入第二輪投票。
【南韓大學生柬埔寨遭虐待致死三名中國公民被捕】
一名南韓大學生在柬埔寨,被拘禁最終虐待致死,三名中國公民被捕。南韓總統李在明,指示透過外交途徑全力應對,確保在當地的南韓公民安全。
柬埔寨傳媒報道,三名中國公民被當地檢察部門起訴,涉嫌虐待一名在柬南韓大學生致死,被控謀殺等罪名,並引述檢察部門指,警方8月在南部貢布省波哥山附近,一架黑色汽車內發現死者,隨即拘捕車內兩名中國公民,並在附近相信是案發現場的別墅內,拘捕另一名中國同黨。
死者被發現的地區,與針對南韓公民的詐騙及拘禁有關,被發現時身上有嚴重被虐待痕跡,全身多處有瘀傷和傷口,被認為是死於虐待導致心臟驟停。
警方指死者是22歲男大學生,7月中離開南韓仁川,聲稱要到柬埔寨參加展覽,一周後其家人接到一名,操中國朝鮮族口音韓文男子的電話,指該名大學生犯事被拘禁並勒索贖金。
南韓外長趙顯已召見柬埔寨駐韓大使,就事件表示嚴正關切,敦促柬方採取應對措施。
近年柬埔寨針對南韓公民的綁架及拘禁案件不斷增加,由2023年每年最多20宗,到去年急增至220宗,今年截至8月已錄得330宗。
南韓總統李在明周六,指示外交部透過外交途徑全力應對,確保在當地南韓公民安全。韓方正研究加強領事協助,及當地犯罪偵查力量的各項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