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馬洛斯灣逾二百艘棄置舊船形成人工珊瑚礁 吸引大批生物聚居

發佈日期: 2025-10-11 15:00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在美國馬里蘭州的馬洛斯灣,有二百多艘被棄置的舊船,形成一個人工珊瑚礁。有研究發現,即使沉船內遺留的炮彈含有毒性,亦一樣會吸引生物聚居。

被棄置在馬洛斯灣的舊船,部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戰艦,船身有價值的物料都已被拆走,只餘下沉在水中的船底。經歷百多年的歲月,這裡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環境,露出水面的部分長滿植物,勾劃出船身的形狀。而水底下亦充滿生機,依附了許多貝殼,有如一個人工珊瑚礁,成為魚類的棲息地點。

馬洛斯灣的舊船,遺留的炮彈和有毒物質較少,但一項研究發現,一些沉在水底的二次大戰軍械,即使有炸藥和有毒化學品,亦大受海洋生物歡迎,視之為理想的居所。

其中在德國北部,棄置了大量爆炸品的呂貝克灣,最近有蛙人潛入水底觀察,發現在炮彈和軍械上聚居的海葵和海星,比四周海床上的更多。據研究人員指出,水底生物看中的,是炮彈的堅硬外殼。

呂貝克灣所在的波羅的海,水底大多是平坦的泥沙,淺水區的大石都在近二百年,被開採去用於建築工程。對於海葵和海星來說,居住於炮彈上,好過棲身在淤泥中,因為身處高於海床的炮彈上,更容易捕捉水流中的小生物。

除此之外,這一帶在堆放廢置炮彈後,由於有危險,絕少有人到來,令野生動物不受打擾,有如一個海洋保護區。至於吸收炸藥內的有毒物質,對這些生物有否害處,就需要進一步研究。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