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兩岸新聞重點|李強周四起訪朝 / 月入兩萬挑蟹師?

發佈日期: 2025-10-07 21:25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黃金周行山人士被困事件頻發】

內地在國慶中秋長假期間,發生多宗因天氣惡劣,導致大批行山人士被困事件。在青海老虎溝,一人因失溫及高原反應身亡。

新疆喀納斯景區近日下暴雪,多個路段嚴重積雪及結冰,大批自駕旅客滯留,天氣惡劣景區亦禁止遊客行山。

警方巡邏時,發現10多名行山人士,其中一人因為失溫,已失去意識,隨即將他送院救治。另外警方成功勸導300多名遊客,不要前往景區行山。

青海省周日亦有200多名行山人士,進入老虎溝區域後被困。當局派出300多人上山搜救,其中一名行山人士,因失溫及高原反應身亡。

有獲救的人稱,周日凌晨起山上開始下雪,氣溫急降,路越來越難行。

劉女士回憶:「我們從7點起床,那個雪就越下越大,都已經成那個雪團。我們後來吃完早飯就說,今天一定要爬也要爬出去。」

當局表示,現場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天氣飄忽,搜救難度大。又指附近禁止任何人擅自上山,會對擅自進入的人追究法律責任。

西藏境內珠穆朗瑪峰東坡營地亦因為下大雪,一度有近千人被困。

近年內地興起行山熱潮,不少旅行社推出「行山團」。不過內地傳媒報道指,現時業界未有規範高海拔行山團,導致領隊質素參差,加上不少遊客都低估了高海拔行山的難度,導致裝備不足而引發風險。


【李強周四起訪朝】

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周四至周六率團訪問北韓,出席北韓勞動黨建黨80周年慶祝活動。

李強上周在北京會見北韓外相崔善姬,稱要更好維護中朝雙方共同利益。外交部宣布,李強是應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和北韓政府邀請,到北韓訪問。

發言人說,中朝是傳統友好鄰邦,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中朝關係,始終是中國黨和政府堅定不移的戰略方針。中方願以此訪為契機,同朝方一道加強戰略溝通,密切交往合作,推動中朝傳統友好合作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王毅啟程前往意大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啟程前往意大利,出席中意政府委員會聯席會議。有學者認為,王毅此行可以鞏固兩國關係。

相隔兩年,中意政府委員會再次召開聯席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應意大利副總理兼外長塔亞尼邀請,到訪意大利首都羅馬。

對上一次會議,王毅強調中意要立好「風向標」,將交流合作意願轉化成具體行動。不過現任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上台後,在2023年停止參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即使梅洛尼去年年中訪華亦絕口不提。

有國際關係學者認為,今年是中意建交55周年,王毅此行其中一個目的,是要鞏固兩國關係。

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指出:「最重要的都是透過北京和羅馬關係的恢復,甚至轉暖,成為一個支點,令到中國和歐洲,在無論地區事務、在國際事務,或者是雙邊事務上,都可以有更高的協同效應。我們不只是強調中國和意大利,在經貿上、在實利上的互動,其實我們在文化、科技等等的領域,其實過去那55年,成就都是很豐厚。」

至於今次會議會否談及「一帶一路」,學者認為意大利目前會以較低調方式,繼續與中國合作。

許楨認為:「我(意大利)不是無心和你中國交往的,不過這些這麼容易成為美國或英國一個戰略目標或標靶,豎起支大旗的事,我們是不是做少一點,是否做多些實事,是不是可以推廣更深入,更全面、立體合作,我認為是值得期待的。」

外長王毅完成意大利行程後,隨即會轉到瑞士,出席中瑞第四輪外長級戰略對話。


【月入兩萬挑蟹師?】

秋天是吃大閘蟹的季節,江蘇一個市場有專人負責鑒定大閘蟹品質,拿上手幾秒,就可以判斷到賣多少錢,據報月薪達兩萬元人民幣。

今年江蘇興化的大閘蟹豐收,預料總產量達到兩萬噸,產值超過20億元人民幣。而市民想食的蟹要多少錢、新不新鮮,就是靠擁有金睛火眼的「挑蟹師」。他們抓起一隻蟹,按一下蟹腳,望一下蟹肚,幾秒鐘就能分辨其品質。

挑蟹師虞成斌說:「腿一定要硬、要用力。經過我們的手挑蟹,好的100多元,不好的就是10元、20元一隻。所以這一隻蟹品質好壞,就是在挑蟹師的手上。」

每年中秋節前後至12月底,是「挑蟹師」的旺季,每日由下午3時工作至翌日上午6時,平均每小時要檢驗過百斤蟹。

虞成斌表示:「挑蟹師不光會挑,而且還會看螃蟹。這個螃蟹倒下來能挑多少(品質好)比例,這螃蟹能存活多少天,心中都有數。還有天氣不好的話,螃蟹容易死的話,怎麼預防都很重要。」

單在興化市這個蟹市場,每個檔口有至少十名「挑蟹師」,現時仍需要至少幾百名人手,平均月薪可達到二萬元人民幣。


【義工花蓮救災受傷後感染不治】

在台灣,近日有大批民眾自發到花蓮救災,有義工在救災時受傷,後來因傷口感染不治。

住在桃園市蘆竹區的48歲推土機行老闆林鴻森,在花蓮堰塞湖溢流翌日,駕駛推土機到花蓮救災,期間左腳被刺傷,幾天後因傷口感染到醫院求醫。日前病情惡化並陷入昏迷,最終在本周一,因敗血症造成器官衰竭不治。

至今約有一萬人自發到花蓮協助災民清理善後,接連傳出有義工身體不適。花蓮縣當局提醒民眾,在救災時應做好防護措施,若出現感染症狀,應盡快求診。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