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投資者為省成本市郊建殘疾人士居所 交通不便致千間房屋無人住
發佈日期: 2025-08-27 17:17
國際



澳洲的房屋短缺問題已持續幾年,但有一千間專為殘疾人士興建的房屋,長期無人入住。
澳洲政府幾年前推出殘疾人士住宿計劃,由私人投資者興建適合殘疾人士居住的房屋,然後由政府津貼殘疾人士入住,目的是鼓勵殘疾人士遷出護理機構,返回社區過更獨立的生活。
這些特製房屋的入口沒有梯級,走廊特別寬闊,有專為輪椅設計的浴室,以及遙控的燈光,自動門和百葉窗。當局希望部分長期入住護理機構的殘疾人士,遷入這些房屋後,可以過更具私隱的獨立生活,並減少對護理人員的依賴,紓緩護理機構人手不足的問題。
興建這些特製房屋的投資者,每月可獲政府支付相當於港幣五萬元的租金。不過大部分投資者都打錯算盤,他們為了節省成本,選擇在地價較低的市郊地區,買地興建殘疾人士居所。但這些地方交通不便,而且缺乏醫療、購物等社區設施,結果即使是位於悉尼和墨爾本等房屋供不應求的大城市外圍,都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空置率。
業主若果把房屋租給普通市民,所得租金遠低於政府所付的津貼租金,連支付銀行按揭也不夠。而建築費又較一般房屋高,普通市民不會買這些高於市價的特製房屋。在已建成的7,500間殘疾人士居所中,至少有1,000間空置,不但令投資者陷於困局,亦在房屋短缺的環境下,形成「有屋無人住」的奇特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