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今年錄135宗「蜱蟲病」創新高逾十死 當局籲戶外活動減少肌膚暴露
發佈日期: 2025-08-25 18:15
國際



日本今年來錄得135宗「蜱蟲病」,創歷史新高,有10多人死亡。
「蜱蟲病」正式名稱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是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播。患者感染後會出現發燒、血小板減少等症狀。
根據日本國立健康危機管理研究機構,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8月15日,已經通報135宗蜱蟲病例,超過前年全年134宗的紀錄。
通報感染案例的31個道府縣中,高知縣有14人,長崎縣、大分縣各有9人,島根縣、熊本縣各8人,愛知縣、兵庫縣、山口縣、鹿兒島縣各7人。其中日本西部地區的患者較多,但過去未曾通報感染的關東地區,以至北海道都出現病例報告。
今年更有超過10人確認為死於這種病毒性傳染病。日本厚生勞動省指出,蜱蟲病的病死率在百分之10至30之間,老年患者感染後的死亡風險更高。由於感染人數將繼續增加,且病情嚴重時可能致命,日本厚生勞動省呼籲民眾在戶外活動時盡量減少肌膚暴露。
日本在2013年通報首宗蜱蟲病例,2021年以來每年都超過100宗,而且逐漸上升,目前未有相關疫苗可接種,但已有抗病毒藥物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