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堡礁珊瑚覆蓋率大減 報告指海水溫度過高致大規模白化

發佈日期: 2025-08-07 19:01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澳洲大堡礁珊瑚受氣候變化影響,覆蓋率大幅下降,部分地區降幅更是39年來最大。

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周三發布年度調查報告稱,大堡礁珊瑚覆蓋率在過去一年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海水溫度過高,造成大規模珊瑚白化,白化後的珊瑚更脆弱,更容易感染疾病。

另外,還受到「珊瑚殺手」棘冠海星的影響。2024年8月至2025年5月期間,研究人員對大堡礁的126處珊瑚礁進行調查,其中北部的平均覆蓋率,由百分之39.8下降至百分之30,南部由百分之38.9下降至百分之26.9,兩處的降幅都是自1986年有監測以來最大的。

監測項目負責人指,氣候變化引起的海洋熱浪,令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越發頻繁。

海洋儲存了全球變暖產生的百分之90額外熱量。科學家警告,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可能導致四分一依賴珊瑚礁生存的物種,瀕臨滅絕。

報告呼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加強對珊瑚礁適應性與保護恢復的研究。

大堡礁位於澳洲昆士蘭州以東海域,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棲息著1,500種魚類、411種珊瑚,被譽為「海底的熱帶雨林」。作為旅遊勝地,大堡礁每年可為澳洲創造數十億澳元旅遊收入。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