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波河三角洲紅鶴稻田覓食易破壞稻米 增加農民種植成本

發佈日期: 2025-08-07 15:07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紅鶴是美麗的禽鳥,但在意大利東北部的波河三角洲,種意大利米的農民,一見到牠們便頭痛。

一群紅鶴在水中低頭覓食,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不過,種水稻的農民見到這個情景,便會垂頭喪氣,因為這裡並不是野外的湖泊,而是一片稻田。

在播種的時候,稻田要灌滿水,而專在水中捕捉魚蝦的紅鶴,會把稻田當成沼澤,聯群結隊來覓食。牠們翻動水的泥土,把匿藏的魚蝦引出來,但在這個過程中,農民辛苦播下的種子和幼苗會被弄至七零八落,無法生長。

紅鶴原本只居於非洲北部和西班牙南部,但在二十多年前,西班牙的一場旱災,令當地的紅鶴遷徙到意大利中部的湖泊。

由於牠們是受保護動物,加上在意大利不會遇上猛獸,於是數目越來越多,三年前更因為氣候的轉變,由山谷遷移到波河三角洲。

這裡是稻米種植區,紅鶴平時不會破壞稻米,但每當稻田注滿水,牠們便會出現。

鳥類學家說,只要在稻田四周種一些較高的樹木,紅鶴便不會接近,但樹木生長需要時間,農民現時只可以靠響按等方法嚇走紅鶴,但田間的道路狹窄,晚上更加危險,容易失事。

受影響的農民唯有在稻苗受破壞後重新播種,加重了種植成本,令他們成為世上少數不喜歡紅鶴的人。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