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長沙保衛戰核心基地岳麓山 保留多座紀念烈士建築物

發佈日期: 2025-07-26 10:04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在抗日戰爭中,岳麓山是長沙保衛戰的核心基地,當地保留多座紀念抗戰烈士的建築物。

從岳麓山山腳爬逾百級樓級,會到達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的公墓,方柱平頂,高十餘米。

由三湘子弟組成的第七十三軍,在1939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三次長沙會戰中,誓死抗擊日軍。

直至1944年夏天第四次長沙會戰,即長衡會戰,日軍傷亡二萬九千餘人,中國守軍傷亡一萬五千多人,在抗戰史上寫下悲壯一頁。1946年,湖南各界在此為第七十三軍建公墓,「名山忠骨萬古長存」。

長沙市委黨史研究室宣教處處長吉建良說:「岳麓山是我們長沙地區最高的制高點,戰爭控制戰略制高點。我們的炮台架在岳麓山,就可以看得高、打得遠,第九戰區的戰時指揮部,也設在岳麓山。最後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當然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讓國際友人對我們中國的抗爭力量也刮目相看,中國不是不堪一擊的,不是任人欺凌的,是敢於反抗,我們有血戰到底,不畏強暴的抗戰勇氣和決心。」

步行回山腳,會見到這座由花崗石柱支撐的忠烈祠,它原本用來紀念岳飛,1939年改建,紀念抗戰陣亡將士。

肖國生在1939年日軍包圍新四軍二團駐地時,留下掩護部隊突圍。

抗戰烈士肖國生侄孫女肖冰潔回憶:「我的伯爺爺因為身負重傷,腿部中彈,他為了不影響撤離部隊的其他人員的撤離速度,就把手槍交給了旁邊的警衛員,命令在他身邊的十餘名戰士,進行強力的突圍,但他的生命也永遠定格在了他23歲」

岳麓山抗戰遺址群共有超過10個地標,是革命教育的重要地點,每年都吸引不少人來了解這裡的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