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衝突|柏威夏寺一帶地區具戰略地位 主權誰屬成邊境爭議核心

發佈日期: 2025-07-24 18:32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泰柬邊境爭議有逾百年歷史,兩國圍繞柏威夏寺一帶地區的主權爭拗多年。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柬埔寨申請,將柏威夏寺列入世界遺產,惹來泰國不滿,亦掀起兩國武裝衝突。

泰柬邊境爭議核心,是柏威夏寺一帶地區的主權所屬。被稱為「神的聖殿」的柏威夏寺,擁有約1,000年歷史,是高棉族和泰族的文化圖騰。

位於泰國東南部和柬埔寨北部交界,扁擔山脈的摩艾丹崖頂。在該處可俯瞰柬埔寨整個北部平原,對泰柬兩國具重要戰略地位,兩國均宣稱對其擁有主權,目前由柬埔寨柏威夏省克汕縣管轄。

兩國圍繞柏威夏寺有關地區的爭議,始於一張19世紀末的地圖。20世紀初,法國作為柬埔寨宗主國,與當時的暹羅,即現時的泰國,簽訂邊界條約並繪製邊界地圖。

按照條約規定,雙方以但格來克山岬分水嶺劃界,但本應被歸於暹羅一側的柏威夏寺,在地圖上被標註於柬埔寨一側。暹羅在1930年代進行勘測,發現邊界線與條約規定不符,及後在1940年,泰國派武裝人員佔據柏威夏寺。

柬埔寨1959年就此訴諸法律。國際法院在1962年裁定,柏威夏寺一帶地區主權歸柬埔寨所有,成為兩國關係的一大障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8年批准柬埔寨的申請,將柏威夏寺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惹來泰國不滿,亦掀起兩國武裝衝突。

兩國在2011年的衝突,導致約20人死亡、數千人撤離,柬埔寨再將柏威夏寺一帶地區的主權歸屬問題「擺上」國際法院,到2013年被裁定維持主權歸柬埔寨所有的判決。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