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展示文章指控南非種族滅絕白人 傳媒指截圖拍攝地點為剛果民主共和國
發佈日期: 2025-05-23 12:11
國際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日前捲入「南非種族滅絕白人」爭議,有傳媒指特朗普播錯片。
特朗普周三在白宮會晤到訪的拉馬福薩期間,突然播出片段及展示一些文章,指控南非實施針對白人的種族政策,甚至宣稱當地白人遭種族滅絕。拉馬福薩否認南非有種族滅絕行為。
特朗普當時提到「這是遭殺害白人的墳墓」,路透社就稱,文章中的截圖是旗下記者在2月3日拍攝,地點不是南非,而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戈馬市,當時有叛軍發生激烈戰鬥。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堅稱特朗普播放相關片段,是南非白人遭殺害的埋葬地點。
【延伸閱讀:南非種族隔離政策】
美國總統特朗普指責南非針對白人實施種族滅絕,被到訪的南非總統當面否認。事實上,南非上世紀曾長時間實施針對黑人的種族隔離政策(Apartheid),透過法律將人口按種族分隔,確保白人對經濟、社會和政治的控制。
南非國民黨政府1948年上台,通過一系列法律,包括1950年的《人口登記法》,將人按種族分類,分別為白人、黑人、有色人、印度人。同年推行《集團區域法》,規定不同種族居住區域,另外也有《禁止混合婚姻法》禁止跨種族婚姻。
政府將黑人強制遷移到指定的偏遠地區居住,稱為「黑人家園」(Bantustans),這些地區土地貧瘠,經濟機會匱乏。黑人要攜帶通行證,才可進出白人區。
政府又限制黑人的職業發展,排除在高薪工作之外,多從事低薪勞動或礦業工作。非白人更被剝奪投票權。高壓政制引起部分黑人反抗,由「非洲人國民大會」(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領導抗爭。
「非洲人國民大會」前身名為「南非土著國民大會」(South African Native National Congress),由一群黑人知識分子和部落領袖1912年創立,目的是團結非洲人,反對殖民統治和種族歧視,爭取黑人權利,之後易名「非洲人國民大會」。
原本從事法律工作的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44年加入非國大,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包括號召罷工、抵制和公民不服從運動。
隨著政府加劇鎮壓加劇,1960年發生「夏普維爾大屠殺」(Sharpeville massacre),警方向示威者開槍,造成69人死亡。
曼德拉之後創立非國大武裝分支「民族之矛」(Umkhonto we Sizwe),實行有限度的破壞行動。南非當局1962年以叛國罪拘捕曼德拉,並判處終身監禁,非國大亦被政府取締。
不過,國際譴責聲音不斷壯大,在監獄服刑的曼德拉亦成為反種族隔離鬥爭的象徵,激發國內外支持。全球「釋放曼德拉」運動興起,聯合國和其他國家對南非實施經濟和文化制裁,削弱種族隔離政權。
南非經濟到1980年代末惡化,內部抗議加劇、國際日益孤立。時任總統博塔(Pieter Botha)和後來的德克勒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開始與獄中的曼德拉談判。曼德拉服刑27年後獲釋,德克勒克並解除對非國大的禁令。曼德拉繼續領導非國大與政府談判,推動廢除種族隔離法,並同德克勒克合作制定新憲法,確保所有種族享有平等權利,正式廢除種族隔離政策。
南非1994年舉行首次全民選舉,曼德拉當選南非首位黑人總統,推行平等政策,重建經濟和社會結構,為南非的民主化奠定基礎,並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調查種族隔離時期罪行,促進種族和解,而非報復。
曼德拉和德克勒克合力廢除南非實施近半世紀的種族隔離政策,兩人於1993年共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資料來源: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綜合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