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導航系統持續開拓國際市場 外交部:亮眼成就
發佈日期: 2025-05-20 22:47
國際



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值去年創新高,其中「北斗」導航系統持續開拓國際市場。外交部形容,「北斗」是中國的亮眼成就,將讓更多先進科技成果造福人類。
在陝西延安,無人插秧機利用「北斗」導航系統,在田間運作,施肥則交給無人機完成,大大提升效率。
南泥灣種植基地技術員先磊指出:「平常咱們撒肥的話,一遍肥可能要三到五天,而且還是要用三到五個人工,咱們用無人機的話,可能就是一個上午時間,它就已經施肥完畢了。」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日前發布白皮書,顯示2024年,以「北斗」為核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值,折合逾6,200億港元,同比增長約百分之7.4,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總量累計突破12.9萬件,繼續保持全球領先。
國內多個導航地圖供應商,正式切換為「北斗」優先定位。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會長劉大可說:「11家主要電子地圖服務供應商,提供位置服務日均超過1萬億次,北斗高精度車道級導航,已基本實現了全國城鄉鎮道路全覆蓋。」
內地傳媒報道,作為聯合國認可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核心供應商「北斗」導航系統,持續擴大國際「朋友圈」,30多個非洲國家已經建設「北斗」連續運行參考站,為水利、交通等領域,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務。
在北京,外交部回應有外國媒體評論稱,「北斗」系統正在挑戰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的全球地位。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出:「中國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從不針對誰、更無意挑戰誰,中國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我們將繼續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同其他國家一起,讓更多的先進科技成果,服務人民、造福人類。」
大國外交|北斗系統被指挑戰GPS地位 中方指科技創新無意挑戰他國
發言人強調,「北斗」系統是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的亮眼成就,也是為世界貢獻的科技創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