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倡本港工程界到科威特尋商機 建築師籲聯同國企發展

發佈日期: 2025-05-14 11:02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科威特積極發展基建及房屋,貿發局建議本港業界到當地找商機。有建築師及工程師都指,本港可聯同國企共同發展當地市場。
 
科威特是位於波斯灣邊陲的阿拉伯國家,面積只有1.8萬平方公里,與北京市差不多大,很多港人對當地的印象,或許都源於當年的科威特戰爭。

其實科威特是「寶地」,因坐擁石油儲量超過一千億桶,佔全球近一成。國內一半產業與石油有關。八年前,科威特公布《科威特願景2035》,推動經濟多元化,更預留60億美元,折合約466億港元作大型基建及房屋。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指出︰「當地企業告訴我們,希望未來很多項目,更需要可能顧問服務、整個工程監察或工程設計,甚至利用創新科技元素監察工程進度。他們對香港企業都有高度認可,所以我們相信這可帶來增長空間。」

資深建築師何文堯曾跟隨政府到中東探訪。他指本港市場淡靜,中東是一條「新出路」,但不能「單打獨鬥」。
 
資深建築師何文堯表示︰「因為相對香港地方小,真的看看是否有可能與國家一些大型企業、承建商一起作為專業服務提供者合作,出去尋找機會。內地在發明及設施方面,近期比我們走前一點,但在應用樓宇方面,如何令到使用者實際享用到益處,相信我們未必一定吃虧。」

發展局前局長、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馬紹祥,15年前曾協助公司發展中東市場,當年就是夥拍國企進場。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馬紹祥表示︰「內地很多時用的制度稱為『國標』,內地的管理制度也頗本土化,與外面世界有距離。中東基本上用歐盟標準、普通法制度,兩個制度有接軌地方。兩文三語令我們有優勢;對兩個制度普通法、大陸法,我們有基本認識;國際上的設計標準、合約標準,我們更清楚,所以很多時可填補這角色。」
 
他指本港造橋、隧道及鐵路等擁有高超建築技術,但這些都是大型項目,中小企可否找到商機呢?
 
馬紹祥稱︰「有朋友正在中東市場做供應,施工時的污水處理,這也是香港強項,因我們有很多技術可輸出。他們在當地沒有這技術,但我們可告訴他們如何有效、價錢亦相當合理去處理的方法。」
 
他們都指雖然中東市場龐大,但需要長時間打好關係,加上離鄉別井,企業要自行決定是否發展中東市場。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