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拒應政府要求改革校政被凍結聯邦資金 特朗普再威脅取消免稅地位
發佈日期: 2025-04-16 13:06
國際



美國哈佛大學拒應政府要求改革校政,而被凍結聯邦資金後,總統特朗普再威脅會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
哈佛大學周一拒絕了特朗普政府為打擊反猶太主義活動,而提出的校政改革要求,包括取消多元包容政策、禁戴口罩等,而被凍結逾20億美元聯邦資金,成為美國第一間公開拒絕這些要求的大學。
總統特朗普周二在社交平台再威脅表示,如果哈佛大學繼續推動「政治、意識形態」、「煽動或支持恐怖分子的疾病」,他正考慮是否尋求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但他沒提到怎樣做到,因為根據美國稅務法規,大學被視作專門為公共教育目的運作,因此大多數大學都不需要繳納聯邦收入所得稅。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稱,特朗普曾明確表明,不會容忍在大學校園,發生違反聯邦法律的非法騷擾和反猶太主義活動,哈佛大學應該道歉。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說:「他們(哈佛大學)必須遵守聯邦法律,他(總統)也希望看到哈佛道歉,哈佛應該道歉,為其校園發生惡劣反猶太主義行為,針對美國猶太學生。」
哈佛大學校長表示,特朗普政府對哈佛提出的要求,不能透過未受法律約束的權力壓制來達成,亦違反民權法案和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又指與哥倫比亞大學一樣,哈佛大學亦致力於打擊校園內反猶太主義和其他偏見,同時維護學術自由和抗議權利。
哥倫比亞大學去年爆發反對以色列對加沙開戰的抗議活動,特朗普政府上個月表示,終止哥倫比亞大學價值4億美元、折合約31億港元的撥款和合約後,校方同意就收緊其抗議規定的要求進行協商。
【延伸閱讀:美國哈佛大學】
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創建於1636年,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是美國殖民地時代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由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大會與總法院設立,原名新學院(New College),最初旨在培訓清教牧師,1639年以首位捐助者約翰‧哈佛命名,他捐贈了自己圖書館和一半財產。
哈佛從最初僅有九名學生和一名教師,逐步從宗教培訓,變為18世紀的領先文理學院,採納了更廣泛的課程,強調理性和科學,成為美國啟蒙運動中心。19世紀引入選修課程、專業學院(如法律和醫學),並轉型為現代研究型大學。
哈佛現時擁有12個可頒授學位的學院,包括法律學院和醫學院等,擁有530億美元的全球最大規模校務基金,以及超過23,000名多元化的學生。
美國開國元勛、第二任總統阿當斯,老羅斯福、小羅斯福,以至二戰後的約翰甘迺廸、喬治布殊和奧巴馬,共8位美國總統皆為哈佛校友。
哈佛有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匯聚為校務基金。截至23/24財政年度,估值有532億美元,為全球最大的大學校務基金。校務基金支付哈佛各項工作,包括助學金、教職員薪金、研究和校園運營。
上個財政年度,基金總營運收入達65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百分之6 (3.75億美元),主要來自聯邦撥款、學費、贊助研究和慈善捐贈,同期營運支出增長百分之9 (5.15億美元),達64億美元,主要因薪酬成本、IT投資和校園保養費用增加,令大學營運盈餘減少。
哈佛去年宣布發行16.5億美元債券,以籌集資金,債務亦增至78.5億美元,創近年新高。
至本月,哈佛拒絕特朗普政府要求改革校政,包括取消多元包容、禁戴口罩等,遭凍結逾20億美元聯邦資金,佔哈佛年收入百分之34。哈佛須採取臨時措施,如暫停教職員招聘和審查非必要支出,同時計劃再借入7.5億美元應稅債券,提升流動性。
資料來源:美國哈佛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