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馬尼亞現歷來最大規模三文魚集體死亡 養殖場被指不人道處理病魚
發佈日期: 2025-03-09 16:44
國際



澳洲塔斯馬尼亞南部,出現當地歷來最大規模的三文魚集體死亡事件,2月份有超過5,500噸養殖三文魚染病死亡。養殖場處理病魚的手法被批評為不人道。
塔斯馬尼亞南部麥格理港的海水,近期溫度上升,觸發立克次氏菌迅速散播,有當地議員批評,魚排內的三文魚過度密集,助長疾病傳播。
今年至今死亡的三文魚,相當於麥格理港總養殖量的一成,部分腐爛的魚肉沖上海灘,有游泳人士表示,游完水後全身腥臭。
有環保組織拍攝到,休恩魚場的工人處理病魚的過程,他們把病魚撈起,與死魚放在一起,任由病魚在密封的箱內窒息死亡。根據規定,正確的做法是把病魚電死,以減少牠們的痛苦。
愛護動物協會批評,休恩魚場的做法極不人道,宣布暫停該公司的動物福利認證,令他們的產品包裝,不可以聲稱採用善待動物的生產方法。休恩魚場指,影片中的行為並非公司的標準作業程序,會啟動內部調查。
塔斯馬尼亞的三文魚產量佔全球的百分之15,有科學家警告,氣候變遷加劇海洋熱浪頻率,令塔斯馬尼亞的水溫在過去十年顯著上升,如果情況持續,三文魚將無法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