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菌】醫生指可經飛沫傳播 戴口罩及注意手部清潔能有效預防

發佈日期: 2024-06-12 18:03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有本港傳染病專科醫生指,「食人菌」可經飛沫傳播,令患者產生炎症,戴口罩和注意手部清潔可有效預防。

本地不時都有「食肉菌感染」個案,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可由不同細菌引致。香港較常聽到,主要是在海產、海水,街市存活的創傷弧菌,透過傷口和進食入侵人體。

而日本近日爆發的「食人菌」則屬甲類鏈球菌,透過飛沫或接觸患者皮膚,觸摸到受污染的環境或物件傳播。一般會引起輕微不適,包括喉嚨痛、頭痛、發燒、出皮疹、皮瘡,和黃色結痂。嚴重有機會引致中毒休克、腦膜炎和壞死性筋膜炎,可能要截肢、清除壞死組織。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稱:「譬如傷口在短時間內有急劇變化,譬如紅、腫、熱、痛,這些病徵有急劇變化,而且出現水泡,水泡短時間內發覺越來越漲大,顏色已經出現瘀瘀黑黑、紫斑的顏色,這些要盡快求醫。」

他就指本港「食人菌」感染個案,與過去幾年差不多,如果要到日本旅遊,最重要注要個人衞生。

曾祈殷表示:「無論是人多擠逼、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或搭公共交通工具,最好戴上口罩;第二要注意手部清潔,有傷口一定要確保蓋好、包紮好,避免有外來細菌沾污傷口。」

衞生防護中心就指,現時並沒有針對「食人菌」的疫苗,但按時接種流感、新冠和水痘疫苗,都能減低患上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的風險。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