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排海】學者指稀釋不可完全消除輻射物質 或需長期監察附近水域

發佈日期: 2023-08-24 18:31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有本港學者指日本排放的核污水雖然經過稀釋,但當中的輻射物質不能完全消除,有需要長期監察附近水域。

日本整個排放核污水計劃,預料持續三十年。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介紹,核污水會先用「多核數去除儀器」去除多數放射性物質,剩下難以從水分離的氚,再用海水稀釋一百倍以上,將氚含量降至每公升1,500貝克勒爾以下,是日本監管標準上限的四十分之一。最後經由約一公里長的海底隧道,排放入海。

但有本港學者指,稀釋不能完全消滅放射性物質,長時間運作下仍有一定風險。

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說:「舉個例子若有一個玻璃瓶有一百毫升,我放十粒波子入內,濃度是比較高,之後再加到一千毫升稀釋,倒出來仍是十粒波子。其實沒有改變,這有些微語言藝術。污染物出了海洋會隨水流及地心吸力在海底泥積聚,亦可能被海洋生物進食,隨著食物鏈遞送甚至遞增。每日運作機器會勞損,亦可能會壞,甚至有人為出錯,或有停電的時間等,都會造成處理水不能達標的結果。」

他認為,應由第三方定期監察附近海域的輻射水平,又建議孕婦、小朋友及長期病患者避免進食在食物鏈上層的大型魚類。

外界曾提出其他處理核污水的方法,譬如蒸發排入大氣或埋在地下,但有研究核能的學者認為不可行。

科大公共政策學部助理教授Julien de Troullioud de Lanversin說:「它會在空氣中,可能在大氣上層,但無法擔保氚不會穿透其他領域,到日本、中國、南韓等有人聚居的地方。」

他指將核污水埋藏地下,如發生地震,污水或會受壓出現滲透,整個區域的土地或㑹被污染。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