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制美國再加徵關稅 學者認為力度對等不會增內地通脹升溫風險

發佈日期: 2025-04-04 23:16
特朗普新政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針對美國再加徵關稅,中方傍晚宣布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向所有美國貨加徵三成四關稅。有經濟學者認為,今次反制力度對等,亦不會增加內地通脹升溫風險。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由本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再加徵三成四關稅,亦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起訴美國的「對等關稅」措施。委員會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通過磋商解決貿易分歧。

其他反制措施包括即日起,將斯凱迪奧等11間涉台軍售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禁止它們從事跟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並在中國境內新增投資;同時將高點航空技術等16間美國公司,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指它們可能危害中國國家安全。

又管制釤、鑥等七種中重稀土相關物出口;暫停六間美國企業的產品輸入中國的資格,涵蓋高粱、禽肉;亦對原產於美國及印度的醫療用CT球管,進行反傾銷調查。這種球管是用在電腦掃描儀器等。商務部強調是應國內產業申請而調查。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對杜邦中國立案調查,指它涉嫌違反《反壟斷法》。資料顯示,杜邦中國是由美國化工巨頭成立。

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上場後,自今年二月,已先後三次對華加徵關稅,累計加徵五成四,而包括今次,中國之後亦先後三次反制,累計對美國貨加徵五成四至六成四關稅,但之前兩次並非每次涵蓋所有美國貨,但就有包括美國的農產品。

有經濟學者認為,今次中國的反制力度對等。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出:「最受影響的一定是美國豆農,因為美國輸出中國的,最多的是大豆。大豆豆農是選民來的,因為全世界均有不同力度的反擊,可能全世界每人打它一拳,美國本身也未必可承受這麼大的壓力。」

至於中國對美國貨加關稅,會否令內地通脹升溫風險增加,有業界人士相信不會。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說:「第一、你要明白,中國現時的採購量很大,特別是礦石、油的量很大。若做生意的話,量大、價錢一定相對地競爭很大。國家中的資源也很豐富,我很肯定商務部、財政部作出這決定,一定深遠地計過數,知道所有替代品在哪。」

他預期美國以外的國家將聯手加強貿易關係,減少影響。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