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檔案|老師倡生死教育 教學生面對挑戰

發佈日期: 2025-03-01 09:24
星期日檔案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人生無常,每個人都有機會面對喪親傷痛,如何可以盡快排解哀思?有老師認為,任何年紀,包括小學生都應該認識生死教育,令年輕一代更珍惜當下。

頌缽伴隨著一呼一吸,令這群經歷過喪親傷痛的人內心重拾平靜。小虎的爸爸在三年前因病離世,他媽媽對生死有忌諱,很快便將他爸爸的遺物扔掉,令他心情很鬱悶。

小虎稱:「家裡不能放有離世者的東西,這兩件外套是我在垃圾袋裡找回來。」

為了疏導哀傷,小虎嘗試通過遺物轉化,將離世親人的衣服改造成攬枕套放在家中。

小虎指出:「你是與離世者建立了一個有意義的聯繫,如果想念他便擁抱攬枕。」

其實任何年紀都應該學習從死看生、活在當下。在自然學校做老師的王浩賢,帶領小學一年級學生玩跳棋,學生每跳一步便抽一張命運卡,抽到「生命終結」卡的話,代表會死亡。

鄉師自然學校老師王浩賢說:「小朋友透過玩這個遊戲,可以認識到原來生命是可長可短,那怎樣過我們的人生才會有意義?」

十多年前,王浩賢的媽媽突然病逝,令他明白世事常變,除了引領學生思考生命議題外,他亦帶自己七歲兒子參加生死教育導賞團,希望兒子可以體驗如何表達對亡者的愛意和悼念。

王浩賢表示:「兒子有時會問祖母是怎樣的?我會直接跟他說,祖母已經過世了,她死了。我們在生與死之間,其實要好好珍惜我們僅有的時間。」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