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當局指北都產業發展會由政府主導 運作及分紅保留彈性
發佈日期: 2025-09-18 18:32
施政報告



《施政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政府將成立法定園區公司,以專項撥款方式注資。當局指產業發展會由政府主導,有適當監察,運作及盈利分紅都會保留彈性。
為加速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施政報告》提出,為北都制訂專屬法例,授權政府制訂簡化的法定程序,成立法定園區公司,設立不需要經立法會審批的專項撥款渠道。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北都第一筆起動資金需要立法會批准,注資後由園區公司決定如何運用。他指園區公司由政府全資擁有,政府有方法主導產業方向,及確保專項撥款適當運用。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日後在其董事局中,會有適當政府業界和公眾代表,這裡有監察作用,公司日後亦會定期,例如每年都有年報表,諸如此類,當中有一定透明度。至於賺了的錢是否分回來,我們留有彈性,看看其日後發展如何。」
發展局表示,目標是明年完成制定專屬法例。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一個以市場模式運作的公司,日中要做很多投資的決定,亦要把握時間,亦有很多商業敏感的資料,所以其實如果我們每一次,要像現在工務工程撥款般,恐怕不能符合要求。」
當局又指今年第四季,會推出首個洪水橋片區招標,新田科技城和粉嶺北片區,則會在明年推出。至於以分階段方式開發土地,即容許商業或產業用地,興建臨時設施,作零售、娛樂等用途。首個試點是將來港鐵洪水橋站,附近約10公頃商業地。
甯漢豪說:「洪水橋站這個站,現在打算2030年開通,投資者會覺得此時進駐,興建數十年商業、產業設施,會覺得有點為難。簡單搭建可做展銷場,或有人指室內溜冰場,是否可用好土地,令該區有點生氣、拉動當區發展?」
她指市場對分階段開發反應正面,認為是實事求是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