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打擊濫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 餐飲界指勞資雙方冀取得平衡
發佈日期: 2025-09-17 19:00
施政報告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打擊濫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推出近兩年,截至上月接獲300多宗投訴,包括有僱主輸入勞工後解僱本地勞工。截至今年7月,有7.2萬個外勞獲批來港,當中近半是餐飲業,佔3.2萬人。
但餐飲服務活動業,最新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就分別連升三個月及四個月。有工會認為,餐飲業工人有被「搶飯碗」。
《施政報告》宣布,收緊輸入侍應及初級廚師的要求,現時規定僱主,每聘請一名外勞需請兩名本地工人,但僱主可以用所有職位的數目來計算。
周四起僱主聘請侍應及初級廚師,必須以相關職位人數來計算,不能連同其他工種以總人數計算,即不能聘請其他工種本地工人,換取輸入侍應及初級廚師名額。
同時規定這兩個職位,在本地招聘時間,由四周延長至六周,僱主每星期必須參加一次勞工處實地招聘會。
政府消息人士指,只收緊輸入侍應及初級廚師,是因為這兩個職位的申請最多,分別收到約兩萬及一萬個申請,獲批比率分別約五成七及八成。其他工種例如洗碗工,本地人不太願意從事,較難招聘,所以沒調整。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副主席譚金蓮指出:「很樂意看到政府有一個較強力及針對性的措施處理,有很多企業出現了不良做法,相信除了投訴、舉報及懲處外,最重要都是源頭設計。」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說:「勞資雙方希望可取得平衡點,如果仍找不到應徵人士要輸入外勞,政府亦無指反對,所以我們也不太擔心此方面對我們有影響。」
《施政報告》亦提及剛展開的人力推算中期更新,會重點針對輸入勞工比例較多的行業,進行數據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