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初生子女額外免稅額增至兩年 每年最高26萬元

發佈日期: 2025-09-17 13:43
施政報告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鼓勵生育】

本屆政府改變以往政府「不干預」生育政策,於2023年推出「組合拳」鼓勵生育,推出不同稅務優惠,包括居所按揭利息或租金額外扣稅額、輔助生育醫療開支扣稅額、提升子女的基本免稅額及出生年度增加額外免稅額。

亦推出各項支援措施,包括推出可縮短輪候時間一年的公屋「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居屋「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增加額外幼兒照顧服務名額、擴展學前兒童課餘託管服務至全港18區、增加政府醫療輔助生育服務名額,以及推出2萬元的新生嬰兒獎勵金等。

截至8月底,超過5,300宗公屋申請在「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下,獲縮減一年輪候時間;剛剛於8月完成選樓的居屋銷售計劃中,有超過800個有初生子女的家庭透過「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購入單位。

新生嬰兒數目自2017年起連續六年下跌,但2023和2024年出現了不跌反升的現象,而2024年更有顯著新生嬰兒增幅,按年多約3,500名,增加約11%,共36,700名。

政府會進一步推出「組合拳」措施鼓勵生育,包括:

- 延長初生子女可享額外免稅額的時間,由一年增至兩年。由2026/27課稅年度起,在每名子女出生後首兩年,納稅人可就該名子女享有雙倍免稅額(即26萬元)。措施適用於該課稅年度末所有未滿兩歲的子女。

- 進一步加強日間嬰幼兒照顧,未來三年將新增15所資助幼兒中心,合共提供約1,500個零至三歲的兒童日間照顧服務名額,比現時規模增加近一倍。社署亦會適當地把較多的服務名額撥作照顧零至兩歲的嬰幼兒。

- 在校課後託管服務方面,會在本學年擴充「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名額不再設上限,方便家長外出工作。

- 為方便孕婦輪候醫療服務,設立關愛窗口。基層醫療署並會聯同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及醫管局婦產科,提升婦女在孕前、產前和產後的健康教育和服務,提供實用資訊。

- 支援輔助生育方面,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已修訂法例,今年12月生效,取消供自用的配子和胚胎的法定儲存期限,為有意生育人士提供更大靈活性。醫管局會繼續增加輔助生育服務名額,2025-26年度會由兩年前的1,100個增至1,500個。

- 推廣家庭友善,會繼續透過《好僱主約章》28鼓勵更多僱主參與,及實施有利育兒的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如彈性工作時間。

【兒童保護及支援學童】

政府會在北都古洞北新發展區設立一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支援區內家庭及兒童。協助及教育離異父母,協商共同肩負照顧子女的持續責任;亦會為離開兒童住宿照顧服務而缺乏家庭支援的青少年提供過渡性支援。

為配合《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的實施,政府已推出《強制舉報者指南》,協助強制舉報者掌握保護兒童的原則,並會繼續為社福界、教育界及醫療衞生界的指明專業人員提供培訓及相關資源。教育局亦會加強推廣正向家長教育。

【增強特殊需要兒童支援】

政府會為接受「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特殊需要兒童,在升讀小學後的第一個學期提供銜接和支援服務。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