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 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勞工
發佈日期: 2025-09-17 13:27
施政報告



面對產業轉型加速、科技日新月異,勞動人口必須持續更新技能,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握新機遇。政府會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同時大力打擊非法勞工。
為提升香港勞動人口競爭力和壯大人才庫,政府將革新僱員再培訓局(再培訓局),優化「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同時加強勞工保障,包括保障數碼平台工作者及加強職業安全及健康(職安健)。
【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
人口持續高齡化導致本港勞動人口下降,而適度輸入勞工有助紓緩人力短缺,符合香港整體利益。為確保本地就業優先,政府將推出措施,打擊濫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優化計劃)的行為。由明日起,優化計劃下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時將要求:
- 僱主進行本地招聘時間由四星期延長至六星期,期間必須每周參加一次勞工處舉行的實地招聘會。
- 實行更嚴格的人手比例,由現時以每名申請僱主的所有職位為基礎計算,改為以申請職位計算。換言之,僱主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各一名,便須已聘用本地全職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各兩名。
上述措施旨在針對性地打擊濫用情況,並聚焦於輸入勞工較多的指定工種,除確保真正面對本地招聘困難的企業能有序輸入補充勞工,亦避免企業因人手不足而結業,導致原有員工全體失業。
此外,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剛展開人力推算中期更新,重點針對輸入勞工比例較多的行業進行數據分析,將會在2026年完成。勞福局將優先處理相關數據分析,以期提早提供有關部分的分析結果。
【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勞工】
政府會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勞工,提高情報收集,成立舉報非法勞工專線,以及組織更多跨部門聯合打擊行動,保障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
【革新再培訓局 加強本地技能培訓】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革新再培訓局,目的是因應香港經濟及產業發展需要,協助所有階層及學歷的勞動人口持續提升技能和競爭力。
再培訓局今年初起已加強培訓、職涯規劃等服務,目前亦已初步勾劃未來三年的改革路線圖。該局會強化行業諮詢機制,着重識別重點技能的需求和缺口,制訂以「技能為本」的培訓框架,並與高等院校合作及導向其他培訓機構,因應技能缺口開發各類別和級別的課程;亦會為失業率較高的行業提供專門的再培訓支援,提升競爭力。長遠推出獲業界認可的微證書課程,讓學員可靈活選修,也會善用科技提供多元靈活的學習模式。政府會因應再培訓局年底前敲定的全新工作計劃修訂《僱員再培訓條例》。
【優化「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
勞工處去年7月推出為期三年的「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計劃反應理想,截至今年8月,已錄得超過50,000名參加者及超過27,000宗就業個案。
勞工處會繼續收集和整理計劃參加者及就業個案的資料及數據,並於明年第一季進行中期檢討,配合「中高齡就業計劃」,探討進一步鼓勵銀齡就業的措施。
【按「一年一檢」新機制制訂首個最低工資水平】
政府已同意最低工資委員會提出採用「方程式」的新機制,實行法定最低工資「一年一檢」。首個按新機制得出的法定最低工資水平預計於2026年5月1日生效。
【保障數碼平台工作者】
外賣及送貨等數碼平台行業盛行,在便利市民的同時也創造工作機會。政府會立法完善平台工作者工傷補償機制,並繼續善用「數碼平台行業三方小組」就持份者關注的議題進行協商。
【加強職業安全及健康】
2024年建造業致命工業意外較2023年下降30%。勞工處會持續加強巡查執法、宣傳推廣及教育培訓等,深化職安健文化,降低意外機會;亦會善用創新科技與AI,包括使用小型無人機等加強巡查及蒐證能力,亦會支持業界研發提升職安健科技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