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康文署將引入市場營運模式 包括博物館閉館日出租場地
發佈日期: 2025-09-17 12:35
施政報告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去年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為文化藝術政策的長遠發展訂下清晰方向,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
政府會打造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推動西九文化區(西九)及本地文創產業多元發展,重塑表演場地布局,發展文藝旗艦品牌項目,加大推廣非遺,亦會引入商業元素,為康文署設施和活動增值。
【打造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
香港是全球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政府會大力打造香港成為全球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吸引更多國際拍賣行、畫廊及專業人才落戶,包括:
- 構建機場城市藝術生態圈,集藝術創作工作室、畫廊及貿易於一身,並建設大型藝術品倉儲及配套。
- 強化國際藝術品交易平台,與巴塞爾藝術展深化合作,鞏固香港為區內唯一主辦城市的地位。
- 與業界就藝術品交易的稅務、融資、人才等範疇進行研究,探討適用於香港的政策措施。
西九就推動建立藝術品交易生態圈,會在明年推出以下項目:
- 與2026-27年落成的藝術廣場大樓的發展商商討租賃策略,吸引更多藝術品交易產業鏈企業,例如畫廊、保險公司、家族辦公室等進駐該大樓。
- 建立藝術品修復的國際合作網絡,提供專業培訓和實習機會。
- 系統化擴展策展、文物修復及藝術行政人才等專業領域培訓。
【西九文化區多元發展】
西九是香港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基建投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會:
- 舉辦更多高知名度的國際性大型活動,包括第二屆「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2026年年會」等。
- 除了在國際和內地巡展M+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展覽和館藏,M+也與國際知名博物館聯合策展;並籌劃《大狀王》13進行更多內地巡演,將其打造為經典長演音樂劇。
- 年底啟用西九碼頭,提升西九交通便利,加強文化藝術、娛樂消費和旅遊互動發展。
- 成立「西九文化區學院」,為本地及國際和內地文藝機構和從業員提供專業培訓。
【推動本地文創產業發展】
去年政府提出打造香港成為亞洲時裝設計中心。「香港時裝薈」今年將聯乘巴黎時裝周和米蘭時裝周,推進數碼時裝和永續時尚發展。
文創產業發展處(文創處)過去三年透過「電影發展基金」資助的電影佔香港電影票房接近三成。文創處會加強對國際和內地的宣傳、交流和業務配對。
文創處積極協助香港文創設計人才創作更多兼具中華文化及香港特色的文創產品,推進孵化本地文化知識產權,會繼續支持優化「亞洲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加強支援本地原創作品打入內地及國際市場。
【重塑表演場地功能布局 推廣演藝盛事】
隨着啟德體育園啟用,政府已公布優化各表演場地 —— 香港體育館改為演唱會優先,東九文化中心推動長期演出和藝術科技,沙田大會堂演奏廳設為粵劇優先場地。
【發展文藝旗艦品牌項目 加大推廣非遺】
政府過去兩年積極開拓文藝旗艦品牌項目,包括「香港流行文化節」、「亞藝無疆」、「中華文化節」、「香港演藝博覽」、「香港非遺月」等,吸引本地和遊客參與。政府會加強推廣地區非遺特色,打造「香港處處有非遺」。
【康文署引入市場營運模式 提升服務】
政府會在康文署指定設施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提供更多元的增值活動,包括在博物館閉館日出租場地供舉辦商業或私人活動、開放更多場地作租用、推出收費的旅客導賞、開發更多文創產品,提升體驗和經營效能。我們亦會探討邀請市場參與,提升鯉魚門公園度假營的營運及在指定試點營運沙灘,建設康樂休閒及水上活動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