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本地新聞重點|街馬跑手排長龍領行李/蔡玉坤對港隊全運成績喜出望外
發佈日期: 2025-11-23 21:26
港澳


【香港街馬|跑手不滿取行李時間過長】 香港街馬早上舉行,近2萬人參加,370人不適或受傷,當中八人要送院。而多名跑手不滿取回行李的時間過長。大會稱是領取行李系統故障,改為人手處理,就事件致歉。 網上有片段顯示,在中九龍繞道油麻地交匯處,不少跑手完成全馬或半馬賽事後,要大排長龍等取行李。貼滿號碼的跑手行李包放滿地上,有跑手嘗試自行尋找。 在觀塘海濱,亦即十公里賽事跑手取行李包的點,同樣「打蛇餅」。 有跑手認為,大會安排混亂人手不足。 香港街馬跑手Amy說:「足足排了一個半小時,較我跑10公里更久。取行李包前約一分鐘,才有人跟我後面的視障人士指,原來有一條隊是特別為他們安排。我覺得只要人手夠、指示清楚,大家都不會等得太久。」 有較早跑畢全馬的跑手指,取回行李包初期未見人龍,但遇到另一個問題。 香港街馬跑手謝先生指:「每一個格內放的行李都是亂號碼的,基本上是大海撈針,應該把行李跟回大概的號碼存放。」 大會就稱,以往的確是跟號碼順序存放,但今年改用科技,透過掃描選手的號碼布,再識別其行李包所在具體區域,所以毋須順序排好,但在全馬、半馬選手領取期間發生問題。 全城街馬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梁百行表示:「暫時查到最新的狀況是他們在系統的傳達出現問題,所以原意是可以掃描找到究竟行李有關跑手相對應的地方,是檢查不到。甚麼原因都好,我覺得要使跑手要用多了很多時間去等行李,都是我不對。首先對所有跑手致歉,對不起。」 他又承認,無就系統有事預額外人手處理,日後會調配更多人手。 【香港街馬|中九龍繞道具挑戰性】 香港街馬早上舉行,近2萬人參加。其中全馬及半馬,途經下月啟用的中九龍繞道,有跑手指新路段挑戰大。 全馬早上5時許在東區走廊起步,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鳴槍。跑手途經中環碼頭後折返,再跑到東區隧道、觀塘海濱。 壓軸一段,是下月中開通的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半馬跑手亦一樣,可率先體驗。 香港街馬跑手鄭先生說:「(中九龍繞道)很有挑戰性,因為頭兩公里下坡,尾兩公里上坡,下坡後上坡腳要重新適應,這條都幾肯定是最辛苦的隧道。」 香港街馬跑手陳小姐認為:「新的路線通風幾好,臨尾持續一公里上坡,都有些吃力,但頂得到。」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亦有到中九龍繞道跑兩公里。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讓我地的跑手可以感受我們這個,這麼厲害的大型基建的工程。6號幹線茶果嶺隧道段,那裡是整個T2主幹道,及6號幹線很重要的一環,很期望明年我們與全城街馬繼續合作。」 大會提醒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的隧道,最深達海平面下50米,最後一公里需爬升至地面,所以都建議跑手要在前面平路,適當保持體力。 至於十公里賽,雖然不經中九龍繞道,但就可以「扮鬼扮馬」,同時比拼動漫造型。 香港街馬跑手蔡小姐表示:「因為它的主題是動漫,所以我們想開心點一起跑,有些氣氛。」 起點在調景嶺近唐賢街,有選手扮立法會選舉投票箱,多啦A夢,齊齊出動。 香港街馬跑手陳小姐稱:「我就想說那我可能跑得不一定很好,但也希望感受大家的熱情與歡樂。動漫造型的話,自己也可以很漂亮,也會更加自信一點。」 十公里賽還特別為視障跑手設三甲。 視障跑手彭先生說:「(領跑員)對我們失明人士,帶來第二個生命。本來看不到甚麼都不知道,但一跑步就開心了。」 今年是街馬第十年舉辦。 【蔡玉坤滿意港隊全運會成績】 體育學院院長蔡玉坤稱,今屆港隊在全運會的成績喜出望外,認為原因之一是多了到內地交流訓練,相信未來會進一步增加。 港隊在今屆全運會取得19面獎牌,是歷屆最多。體育學院院長蔡玉坤在本台節目《講清講楚》稱,成績喜出望外。 香港體育學院院長蔡玉坤表示:「我們第8次參加全運會,過去7次,上一屆也拿過7面獎牌,最多是16面獎牌,但每屆也不多於兩面金牌。今次有9面金牌,我認為是很大的突破。其實我們有8至9個項目是取得第四,即證明我們很接近獎牌的邊緣,其實5至8名也是逾40人。」 他稱原因包括青訓做得好,亦跟多了到內地交流訓練有關,相信未來會進一步增加到內地集訓。 蔡玉坤指出:「好像三項鐵人,前陣子我們去雲南玉溪的地方,他們讓我們去訓練等,是幫助很大。要找高原訓練也不容易,以及別人會否配合你?為何不用背靠祖國這優勢?我認為會越來越多,但不想設一個KPI(績效指標),教練他們是專業的,可因應、舉例下一屆奧運在美國舉行,可能教練認為要去多點,來熟習場地。」 對於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巴赫早前稱,主辦今屆全運會的大灣區,具申請奧運的潛力,蔡玉坤同意值得做,亦毋須先辦亞運等賽事,因為規模差不多。 蔡玉坤說:「很多國家地區辦賽,不是因為看賺錢,其實很多周邊利益,例如體(育)、旅(遊)如何有協同效應?當作是建立品牌,是幫整個國家品牌的效應。你看多哈、中東為何那麼想做,我不相信是為賺錢,還有就是增加自己社會的凝聚力。香港單一一個特區、城市,可能考慮亞青運,因為規模較小。」 他稱過去八、九年,體院全職運動員亦不斷增加,由最初約300人,增至最新約750人。 【古埃及文明大展一度暫停即場售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的「古埃及文明大展」,今日延長開放至晚上8時,由於訪客太多,早上起一度暫停即場發售門票,到下午才恢復。 展覽來到第四日,9號展廳排滿已經購票等入場的市民和遊客,為的是欣賞展廳內逾250件古埃及文物。博物館指由於訪客太多,早上11時起暫停即場發售門票,直至下午3時半恢復。 售票處重新開放售票,未見排隊人龍,現場秩序大致良好。自助售票機則暫停使用,有遊客即場購票。 上海遊客王先生說:「在上海的時候有古埃及這個展覽,基本上提前一個月、兩個月,都搶不到門票,當時在那邊沒有看。這邊路過時正好發現有展覽,就盡快帶朋友一起過來。」 陳先生稱:「難得香港有埃及文物,所以過來看,不用刻意飛過去埃及看。始終公眾假期都正常,預計了多人。」 館方稱由於訪客眾多,已加派人手協助,高峰時間的輪候時間平均要15至30分鐘。又提醒未購票人士,可選擇其他日子到訪,並應預先在網上購票,展覽直至明年8月底。 今次古埃及展覽亦設有特別導賞團,參加者可以優先入場、毋須排隊,成人每位340元,小童及長者半價。 【「港話通」試運版上架】 獲政府資助的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港話通」,試運版上架約四天,錄得逾六萬次下載。負責開發的學者稱,目前最長要約三分鐘完成「思考」作答,答案準確度達九成。 「港話通」是透過將DeepSeek系統本地化,提供即時回應使用者的問題的服務,覆蓋日常不同領域,包括交通、天氣,以至法律諮詢服務等,目前支援兩文三語。 這條問題,系統用了近兩分鐘去思考,之後提供了多個乘搭交通的方法,亦有語音功能讀出答案。 本身是科大首席副校長的「港話通」負責人郭毅可稱,大部分問題半分鐘就有答案,較複雜的最長要約三分鐘。 港話通全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郭毅可說:「比方說我到哪個地方是最近的路線,到甚麼餐館最便宜或最好,有比較就要收集很多要相比,這個搜索做比來就較複雜。簡單的一般說,跟我講一講香港第三所醫學院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就比較簡單,直接從網上做個總結就可以,不需要比較。」 他稱上架約四天,每日收到的提問有逾萬個,未來會有新功能。 郭毅可表示:「我們最近在跟香港的金融公司合作,把金融(功能)推出來,讓大家可以查詢股票,問一些問題,就較方便,這個我們會繼續加強。我們要把它廣東話的能力更好的加強,廣東話也是口語,可能你會有的時候沒那麼好,你會發現,有時候理解沒那麼準確,這會不斷調整。」 郭毅可又稱,目前系統回覆的答案準確率達九成,提醒使用者不能盡信答案,未來亦會根據他們的意見再作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