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本地新聞重點|醫委會收回永久擱置腦癱兒案決定/特首談國安/維港渡海泳

發佈日期: 2025-11-22 21:06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醫委會收回永久擱置腦癱兒案決定】

醫委會今年10月決定永久擱置一宗相隔15年開庭的投訴個案。醫委會主動覆核有關決定,研訊小組下午進行聆訊,決定收回永久擱置決定。

醫委會研訊小組下午進行聆訊,主動覆核永久擱置投訴決定,投訴人黎生夫婦到場旁聽。

事發在2009年,黎太從內地來港產子,在浸會醫院分娩期間發高燒,後來確認感染乙型鏈球菌。兒子出世後亦曾發高燒及抽筋,送入伊利沙伯醫院搶救,最終腦癱及四肢殘障。他們2010年向醫委會投訴,指涉事兒科醫生疏忽。

案件2016年7月首次開庭,涉事醫生申請押後獲批,聆訊到今年10月才重啟。涉事醫生在研訊首日,申請永久擱置聆訊,並獲得接納。

在研訊小組下午聆訊,被投訴醫生薛守智的代表律師,重申支持停止聆訊,認為決定正確。因案件由首次開庭至今,延誤八年半,延誤十分久,繼續聆訊,會影響公平性及司法公義。

又指延誤並非醫生造成,醫委會有責任處理案件,而醫委會秘書處亦有責任盡快安排聆訊,但秘書處未有為延誤作合理解釋。

由律政司外聘、代表醫委會秘書處的律師則指,研訊小組之前已證明,案件是能進行公平審訊。而辯方在今年之前,從來沒有投訴過審訊有延誤,認為研訊小組應該考慮繼續抑或擱置聆訊,才是對公眾有最大利益。

醫委會研訊小組隨後退席商議。

這宗投訴個案在決定永久擱置後,引起社會關注。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曾去信醫委會主席,要求交代處理投訴的調查和紀律研訊機制,並需要提交報告,檢討醫委會的制度及流程方面有否需要修訂。


【李家超:維護國安形勢仍嚴峻】

政府舉行撲滅罪行聯席會議,主題之一是國家安全教育。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現時維護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仍然複雜及嚴峻。

會議每兩年一度,負責制訂防罪滅罪計劃、統籌並監察成效的撲滅罪行委員會委員、十八區分區撲滅罪行委員會的主席及代表,就治安議題及撲滅罪行方法交流意見。

行政長官李家超主禮及致辭,表示今年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形容會議將推廣維護國家安全列為主題之一,正合時宜。

行政長官李家超稱:「香港維護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是複雜及嚴峻,正如夏寶龍主任在今年6月的講話中提醒我們,需要牢牢把握『一國兩制』下,維護國家安全的實踐要求,將香港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維護好、鞏固好。」

身兼撲滅罪行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時指,社會各界對國家安全的認知及重視已有所提高。

會議設三個交流環節,主題包括毒品問題、詐騙案,及社區國家安全教育等。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說:「最重要拿個心出來做這事,何謂拿個心出來?我經常說的是,要培養市民大眾的自覺性,自動自覺,覺得維護國家安全是人人有責。」

保安局局鄧炳強和警務處副處長(行動)葉雲龍,分別主持毒品問題和詐騙案交流環節。


【維港泳何詩蓓奪亞】

維港渡海泳早上舉行,兩名港隊代表、冼展霆和聶芷彥,奪得競賽組男女子冠軍,在全運會包辦四面獎牌的何詩蓓則奪得亞軍。

本港天氣早上仍然清涼,但無阻這批泳手的「鬥志」,齊齊在灣仔海旁集合。參賽者中看到熟悉面孔,在泳池比賽中奪獎無數,包括剛在全運會奪得兩金兩銅的港隊代表何詩蓓,今次轉戰維港,是她首次參加渡海泳。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鳴槍開賽,沒有跳台,何詩蓓仍能應聲「彈出」。

今屆路線與以往一樣,由灣仔金紫荊廣場公眾碼頭,游往終點尖沙咀星光大道,全程約一公里。最終由港隊代表聶芷彥,以19分18秒奪得女子組冠軍。何詩蓓以30秒之差,獲得亞軍。

渡海泳競賽組女子組亞軍何詩蓓說:「(與泳池)很大分別,不會看到池底,游泳時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好似一直游還是未到終點,但整體不錯。」

渡海泳競賽組女子組冠軍聶芷彥稱:「我覺得我的優勢是在海中游得多些,不會影響整體節奏。」

男子組冠軍同樣由港隊代表奪得,冼展霆以17分48秒奪冠。

大會在終點派發毛巾及電解質飲品,讓泳手上岸後,可抹身保暖及補充水分。

今年繼續設有「優悠組」,共3,700個名額,可最多四名泳手組隊,於相同時段下水。年僅12歲的他,在家人鼓勵下首次參賽。

郭小朋友指出:「今日的浪有點大,有很多叔叔在游,不時被撞到。有時會噎到數啖水,覺得喉嚨很乾。」

深圳泳手劉先生表示:「去年也報名了,但去年因颱風取消了,所以今年覺得一定要彌補這遺憾。」

主辦的泳總指賽事順利。


【消防處探訪長者】

消防處決定恆常化探訪長者計劃,會派員上門派「防火三寶」,協助安裝煙霧探測器等,期望加強長者防火意識。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聯同消防處義工隊及無綫電視(TVB)義工隊,到牛頭角下邨探訪獨居及雙老的公屋長者。要長者「愛回家」,更要注意家居安全,處方送出「防火三寶」,即煙霧感應器、滅火筒、滅火毯。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表示:「安裝在這些位置,不用裝在天花板,若真的有火警,煙飄過去就會響。安裝後就不用理它,因為電池可以用十年。」

一名公屋長者住戶說:「厲害、現時的科技真厲害。」

長者趁機「打卡」留念。

消防處去年起試行長者探訪計劃,送出「三寶」、推廣防火。處方指成效顯著,決定將計劃恆常化,期望明年第三季探訪十座屋邨長者。

楊恩健指出:「希望提升長者消防意識,第二我們想透過探訪,檢視家居情況,減低消防隱患,教他們用簡單滅火器具,包括滅火筒、滅火毯。」

處方又指今年首9個月,錄得1,400宗火警數字,四成一涉及電力裝置,包括平板電腦及充電寶充電過熱,引起火警,又提醒充電寶若跌過,容易短路,市民要小心提防。

處方早上亦舉辦講座,以互動方式宣傳防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