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本地新聞重點|學者指中日關係緊張或波及港人/科大獲准籌辦醫學院

發佈日期: 2025-11-19 21:23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學者指中日關係緊張或波及港人】

中日關係持續緊張,本港有學者表示,港人不能置身事外,不排除日本出現反華情緒。有旅行社表示,報日本團的查詢下跌兩成。

日本大地震傳言一度令遊日港人減少,但之後已經回升,上月有約19.6萬人次,按年減少百分之1。不過中日關係惡化,內地提醒在日本的中國公民,要密切關注治安形勢,本港保安局亦提醒港人在日本,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旅行社常務董事袁振寧說:「見到查詢,無論來自電話、通訊軟件、網上看日本旅遊產品,都跌了兩成左右。客人方面就零星,我想每天數人,說政局有些改變,會否影響我們的團隊出發,有否行程更改?甚至有些問可否退出,我們也說現時退出當然可以,但有手續費要扣除。」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兩國關係緊張,香港也不能置身事外。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指出:「因為不排除日本出現反華情緒,波及香港人。若中國加大力度對日本施加制裁的話,可能香港某程度上要配合。」

他認為,若中國在經濟制裁之外,再加上稀土等關鍵礦物出口限制,將重創日本高科技工業。

劉兆佳表示:「應有足夠能力迫使日本政府退讓,收回涉台錯誤言論。中國這次我看到,有一個必勝的信心來對付日本,因為你涉及到,不是這個言論那麼簡單,而要迫使日本以後,不要再試圖插手台海事務,阻撓中國國家統一。」

他認為中國亦藉今次事件,警告美國及「台獨」分子,台灣問題是中國的紅線,若觸及必然會強力反擊。


【科大獲准籌辦醫學院】

科大獲准籌辦醫學院,校方稱目標是培養具臨床實力、懂得利用科技的醫生,承諾未來25年投入約70億元籌辦,將全球招聘創院院長。

第三間醫學院確定由科大籌辦,科大管理層介紹籌備進展。校長葉玉如表示,新醫學院課程參考國際頂尖醫學院,為四年制第二學位,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

會有早期臨床體驗,會運用及融入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等,與現有兩間醫學院錯位發展。2028年首批50名醫科生入學,目標是培養具臨床實力,和擁抱科技的醫生。

科大校長葉玉如表示:「2028年希望收到的學生,有生物科學方面的背景,但隨著醫學院的發展,我們亦希望收一些人文科學、其他領域,甚至AI背景學生。」

教學團隊方面,暫時未確認要聘請多少人,已聘請六位臨床教授,包括澳洲國立大學健康與醫學學院前院長。另外36位來自北美,歐洲及澳洲的資深學者,亦已簽署加盟意向書,將全球聘請創院院長和教授等。

葉玉如指出:「院長要何條件?一定要有管理醫院經驗的專才,及對香港有認識,在醫學教育方面要富有經驗,對中國有認識。」

校方向政府承諾投入約70億元,包括斥資逾20億元,在清水灣校園興建醫學院綜合大樓,換言之連同政府的資助,未來25年將投放140億元。

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說:「整體財政儲備,應該香港公立大學中,除了港大、中大外,我們是最充分的,這麼多年也沒借錢、也沒有負債。已經有捐贈者和校長、學校接觸,總之很有信心財政上可以做到的。」

科大又稱,日後醫學院學生就學期間,除了有機會在香港的醫院實習,亦會安排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醫院交流,提升科技及醫療融合。


【天氣轉涼注意保暖】

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本港天氣顯著轉涼,天文台在市區錄得最低13.2度,是入秋以來最低紀錄。今晚和明早仍然清涼,市區最低氣溫約14度。

氣溫急降,市民出外都要添衣,對抗寒風,頸巾,羽絨紛紛出動。

有長者做運動抵禦寒冷,有市民指天氣明顯凍了,會注意保暖。

楊太說:「多穿衣服保暖好些,著涼很麻煩。特別是有流感,有併發症很快就『再見』。」

梁太指出:「昨晚真的冷了,所以多蓋了一張被。多喝暖水,穿多件衣服,再冷些就開暖爐。」

受一股乾燥的東北季候風影響,早上多區普遍最低約12、13度,荃灣最低約10度,大帽山最低是3.2度,下午非常乾燥,多區相對濕度是百分之四十左右。

天文台指,覆蓋廣東沿岸地區雲帶未來一兩日轉薄,加上東北季候風稍為緩和,氣溫將逐步回升,但早上仍然清涼。

天文台科學主任范文熙說:「預計未來一兩天,我們早上溫度會慢慢回暖,去到15至16度左右,日間去到周日至下周一預計是天晴,最高氣溫到周日至下周一,會上升至26至27度。」

預計直至下周初,日夜溫差都會頗大,天文台提醒市民注意保暖。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