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百科|風寒效應 清涼變寒冷?

發佈日期: 2025-11-19 09:58
港澳
氣象百科|風寒效應 清涼變寒冷?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來到11月中,氣溫終於有秋冬感覺。今早天文台最低氣溫13.2度,屬於清涼水平。根據天文台天氣術語,介乎8至12度才稱為寒冷。不過,天文台亦提醒風寒效應會較明顯。

⬤ 甚麼叫風寒效應?

人體恆溫維持在37°C左右,但大風會迅速帶走體表熱量,令人感覺比溫度計顯示的更寒冷。這種現象在美加地區更被量化為「風寒溫度」,成為冬季天氣報告的重要指標。

⬤ 風速如何加劇寒冷?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數據,在攝氏10度、風速達每小時30公里的環境下,人臉部感覺到的溫度相當於無風時的7度!即越大風、感覺越冷。

⬤ 平昌冬奧真實案例

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開幕禮期間,實際氣溫雖為零下10度,但因強風導致體感溫度驟降至零下20度。有參賽運動員因極端風寒效應決定缺席開幕儀式,連加拿大選手都直言「從未經歷如此酷寒」。

⬤ 重要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風寒效應僅對活體生物產生影響。積水在氣溫高於冰點時,無論風力多強都不會結冰。市民在寒風中應特別注意面部與手部保暖,適時添加防風衣物方可有效抵禦寒流。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