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室|治療失眠 先解決情緒問題
發佈日期: 2025-11-17 20:28
港澳


不少調查都指出睡眠不足,不僅影響情緒,大腦認知和身體免疫力等,同時亦增加患慢性病風險。要解決失眠問題,醫生建議不能依賴安眠藥,而是找出背後的根源問題。 70多歲的吳太服用安眠藥數十年,但到近年發現安眠藥的作用不大,晚上9時上床入睡後,午夜12時左右醒來,就很難再入睡。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棨諾指出:「隨著(安眠藥)使用時間越長,食用的劑量會越來越大,這是安眠藥本身的藥性,會令身體產生耐藥性和依賴性。睡醒後會令她感焦慮和不安,因為有些戒斷的反應,所以可能需多吃幾顆安眠藥,以減低她的焦慮。」 醫生指出,失眠是一個症狀,背後可能牽涉不同的病因。好像吳太的個案,腦部掃描發現,她原來有輕微腦血管退化。而許多研究都指出,認知障礙症和睡眠質量差會互相影響。除此之外,醫生發現情緒病都是原因之一。 患者丈夫吳先生說:「在做時裝(生意)時開始慢慢出現,她一沒生意就關上門哭,後來就不做(生意),但不做又無所事事,可能又增加抑鬱。」 醫生為吳太換了用於調整情緒的藥物,同時亦逐漸減低安眠藥的劑量,現在吳太已不需安眠藥,來幫助自己睡覺。 另外,很多人會以為每天睡五、六個小時沒問題,但根據英國神經科學家Matthew Walker的說法,連續十天每天只睡六小時,同連續24小時沒睡,對身體的傷害是一樣,建議日常可採取非藥物方法,來幫助睡眠,比如每天同一時間入睡與起床、保持涼爽的臥室溫度、調整飲食與運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