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糖尿病患者用連續糖尿監測儀器有明顯改善 期望政府可資助患者購買

發佈日期: 2025-11-13 20:5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賽馬會與中大醫學院等機構合作向近千名青年糖尿病患者,提供連續血糖監測儀取代傳統方法,並會在血糖過低時發出警示。

四歲的博文今年5月因為頭暈入院,確診患有一型糖尿病,初時以傳統方式監測血糖,每天至少要「戳手指」四至六次,其後獲派更方便使用的連續血糖監測儀。

糖尿病患者母親關太說:「(戳手指)有很多衝突或要處理他的情緒,尤其是他年紀這麼小,一定有不願意配合的情況有很多。連續血糖監測儀免除了這些情況,不需要追著他。」

賽馬會與中大醫學院兒童糖尿協會等機構合作,前年起為逾950名,2至30歲的糖尿病患者,提供連續血糖監測儀,博文是受惠者之一。

患者只需要在手臂或腹部,佩戴感應器,將感應器的刺針刺入皮下,就可能24小時監測血糖指數,當血糖過低時就會發出警示。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主任馬青雲稱:「有這個數據更加重要的不是看醫生時作一些調整,是每日他們(患者)自己可在醫生建議之內,再作小調整,包括每餐可能用食的份量不同,當日的健康狀況不同再作調整。」

中大過去一年,監測逾340名患者,逾六成人整體血糖水平有明顯改善,因糖尿病酮酸中毒而需要住院的風險,減少近八成五,出現嚴重低血糖症及高血糖的風險,則分別降低逾六成及五成。

至於這些監測儀,每部要400至700元,每10天至15天就需要更換,保持衞生。

中大醫學院指英國及澳洲因有政府政策支持,有逾九成一型糖尿病患者,都有用連續血糖監測儀,期望香港政府可仿效資助患者購買儀器。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