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多面睇|常駐藝術演出要做到紐倫港齊名? 業界:要媲美百老匯
發佈日期: 2025-11-12 22:31
港澳


政府提出培育好像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長期公演演藝作品。除了撥款資助,亦在新的政府場地透過租用條款鼓勵,但有業界和學者指出現時政策配套支持未必足夠。 霹靂舞運動員曾子驊最近密密「加操」,預備下周,在新開的東九文化中心演出,他經常在國際舞台亮相,但反而在香港表演場地演出的機會並不多。 霹靂舞運動員曾子驊說:「香港的租金比較貴,所以街舞的活動就比較少,可能就是某些商場辦活動時,就會有一些跳舞表演,我自己希望經過這次東九文化中心表演後,可以令更多不同的人,去關注街舞或跳舞。」 這個本地劇團三年前開始,租用地舖改建成演出基地,上演他們自創的音樂劇,至今已經上演了超過700場,今年他們就再擴充。 音樂劇製作人及導演陳恩碩指出:「在香港租場地向來都是困難,我們現在的製作,其實已經計劃到2028年初,現在在外面租場地有多少個場地,可以租到2028年初的空間,讓我們使用呢?」 政府提出培育代表香港的世界級演藝作品和國際文化品牌,支持長期公演。其中新的東九文化中心,其中有1,200個座位的劇院,會預留用作長期公演。 業界就指,以紐約百老匯劇目為例,長期公演製作費可達1,000萬美元,本港表演團體不會負擔得起。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總經理陳國慧稱:「香港本身觀眾量也有限,一些海外的戲劇區,或者是一些長期演出的作品,都不只是針對本土觀眾,可能遊客或者是非本地的觀眾,都會是令到這些長演的製作,可以可持續發展的很主要因素。」 中大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林國偉稱:「包括文化旅遊,或者是一個完整的旅遊配套或介入,這些可能都需要政府作為一個牽頭人,透過一些政策或政府的推動,讓商界可以了解到投資藝術是雙贏,包括商標的發展或其他收入的可能性。」 他期望政府亦協助有歷史和成績的藝團,找出專屬場地。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