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本地新聞重點|李家超晤多國領袖/粵車南下接受申請/全運會火炬傳遞
發佈日期: 2025-10-31 22:00
港澳

【李家超晤多國領袖】
正在南韓出席亞太經合會議的行政長官李家超,與新加坡總理黃循財等,多個經濟體領導人會談,介紹香港經貿優勢。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南韓慶州,與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會唔,是繼去年秘魯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後,兩人再次見面。兩人談及經貿關係及人文交流,承諾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制度。
行政長官李家超說:「香港與新加坡關係越趨緊密,貿易發展迅速,新加坡仍然是香港第四大貿易夥伴,第四或第五。貿易額持續增長,兩地人民聯繫也十分緊密。」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指:「新加坡與香港有著悠久的友好關係,兩地民眾、商界以至官方都保持深厚友誼。」
李家超感謝新加坡持續支持香港盡早加入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歡迎新加坡企業善用香港「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角色,投資北部都會區。
又特別提及香港,在推動創科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與新加坡有很多合作空間。
李家超又與阿布扎比王儲哈立德會晤。阿聯酋是以觀察員身份,獲邀出席今年亞太經合峰會。李家超指,阿聯酋是香港在中東,最大貿易夥伴。兩地貿易及合作項目,近年持續增加,期望在金融、科技,及旅遊等領域深化合作。
行政長官李家超說:「2023年我訪問過阿聯酋,很高興我們在各方面都取得很好進展。香港與阿聯酋的貿易正面增長,年增長達百分之14,貿易總額去年達160億美元,這非常好。」
阿布扎比王儲哈立德表示:「我們之間的貿易潛力可以更大。」
李家超希望阿聯酋支持香港與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等,六個海灣阿拉伯國家達成自貿協議,便利及提升雙方經貿合作與往來。
會議期間,李家超亦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會面,指會繼續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調香港積極擁抱金融創新,推動數字資產發展。面對全球挑戰,香港將繼續促進區域合作,保持金融穩定與繁榮。
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及,希望透過峰會期間雙邊會談,分享香港招商引資政策,為香港拓展更多發展空間和合作機會。
【「粵車南下」周六起接受申請】
「粵車南下」明日開始接受申請,首半年先開放予廣州、珠海、江門及中山,四個城市的私家車車主,下月15日起駛到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停車場,12月23日起就可以駛入香港市區。
「粵車南下」將分兩階段實施,十一月起首先開放予廣州、珠海、江門及中山,四個城市的車主申請,半年後推廣到廣東全省。
有兩個選擇,「粵車」可申請直接進入香港市區。11月1日早上9時至起11月20日,可報名參加12月份第一批,合共1,700個名額。11月23日抽籤,中籤的申請人12月9日起遞交申請,每日來港配額100個。12月23日起,可經港珠澳大橋駛來香港,通關後進入市區,最多停留三日。
當局提醒,申請人要預留時間,完成各項手續,相關牌證最長有效期為一年。車主亦有第二個選擇,不入境香港,將車停泊在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停車場。
機管局11月1日起接受預約停車場泊位申請,獲批的「粵車」11月15日起可經港珠澳大橋,駛到人工島停車場停泊,有1,800個泊位提供。首三日合共收100港元,之後每日50元,亦有接機和送機服務,每次收費100元。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粵車南下」與「港車北上」相輔相成,促進兩地居民雙向奔赴,同時開啟內地居民訪港新模式。
當局預期「粵車南下」的旅客是較高消費能力人士及家庭,會為他們提供泊車指南及停車場資料等,方便規劃行程。
廣東省公安廳就提醒,「粵車」進入香港前,司機要提前熟悉了解香港道路交通法則,以及遵守兩地出入境法律法規等。
【萬聖節前夕蘭桂坊封路迎客】
中環蘭桂坊一帶傍晚起封路,配合萬聖節活動,有酒吧預計生意額有四、五成增長。
天未入黑,蘭桂坊已充滿人氣,但看真一點,魔鬼可能在你左右。
羅小姐表示︰「留多一會即將離開,怕多人,不過很開心,到處拍照,感受氣氛。」
Chris說︰「第一次來這裡,玩得開心之後會到酒吧。」
想搶鏡的話,走「可愛路線」是不錯選擇,這個小油王,不知是否來尋商機?
這家人就化身南瓜。
廖先生稱︰「媽媽很想用南瓜應節,爸爸就扮不了南瓜,所以就用蜘蛛俠保護南瓜。」
路牌都「長滿」枯枝,齊齊應節。這間樓上酒吧訂位上周已爆滿,已準備多四成酒水。
酒吧負責人Adrian指︰「我們預計會有三至四輪客人,我們平常營業時間會到凌晨四時,今日應該會讓大家玩到明早,因為大家明天不用上班,所以今年會更盡興,今年就多加了一、兩成枱,會更擠逼但大家都不介意。」
蘭桂坊協會指留意不少內地旅客,對這節日好有興趣,有信心吸引更多旅客來「朝聖」。
蘭桂坊協會總監張素媚表示︰「我們看到上周,很多悉心打扮,萬聖節打扮的朋友都出來比試,各出奇謀,用最奇突、驚悚的打扮吸睛,所以今日預測人流及氣氛會逼爆。」
警方下午起已經在蘭桂坊一帶部署,會視乎人流情況實施合適安排,呼籲市民聽從現場警員指示。
【全運會火炬傳遞】
全運會火炬傳遞星期日舉行,當局公布50位火炬手名單,第一棒是乒乓球手黃鎮廷,劍擊運動員佘繕妡負責點燃火盆。
全運火炬傳遞,星期日在香港、澳門、廣州及深圳四個城市,同步舉行,每個城市各50棒。香港段由政府總部起步。
第一棒是乒乓球手黃鎮廷,他會交捧予國家劍擊隊重劍運動員孫一文。50位火炬手,近一半是體育界,包括女泳手歐鎧淳、欖球運動員姚錦成。
亦有來自政商界人士,包括馬會主席廖長江、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恒基地產主席李家誠、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等。
香港段火炬傳遞路線,全長約10公里,分五段,會途經金紫荊廣場。然後坐船到尖沙咀碼頭,經文化中心到尖東,坐開篷巴士前往啟德體育園。劍擊運動員佘繕妡負責最後一棒,並點燃火盆,進行收火儀式。
而火炬傳遞結束後,四個城市的代表將火種送到廣州,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融火儀式。
APEC經貿多邊貿易RCEP經濟創科人工智能AI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加坡阿聯酋阿布扎比南韓慶州特首李家超黃循財哈立德奧爾基耶娃粵車南下私家車交通出入境旅客機管局港珠澳大橋廣州珠海江門中山全運會火炬傳遞乒乓劍擊黃鎮廷佘繕妡歐鎧淳姚錦成啟德體育園澳門廣州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