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本地新聞重點|夫婦誕腦癱兒案擱置聆訊/五人涉教唆暴動等被捕/貝俊龍奪金
發佈日期: 2025-10-29 21:41
港澳

【夫婦誕腦癱兒案被醫委會擱置聆訊】
一對內地夫婦向醫委會投訴,指醫生疏忽導致兒子腦癱及四肢殘障,醫委會相隔15年開庭,星期二宣布永久擱置聆訊,事主夫婦認為裁決不公,不排除提出司法覆核,醫委會秘書處沒有回應。
投訴人黎先生說︰「我們很驚訝、非常失望,是極度憤怒。」
提出投訴的黎生、黎太,在社區組織協會陪同下召開記者會。
事發在2009年,黎太從內地來港產子,在浸會醫院分娩期間發高燒,後來確認感染乙型鏈球菌,兒子出世後亦曾發高燒、抽筋,送入伊利沙伯醫院搶救,他最終腦癱及四肢殘障。
他們2010年向醫委會投訴,指涉事兒科醫生疏忽。2016年7月首次開庭,涉事醫生一方當時提出,需時處理證據,申請押後研訊獲批。
聆訊到本月中重啟。涉事醫生在研訊首日,隨即申請永久擱置,指案件歷時近15年、對其不公。小組經商議後,認為研訊拖延數年,是「具壓迫性及濫用性」,同意永久擱置。
黎先生稱︰「那幾年一直也沒有解釋予我們聽,為何拖延。你這件事,醫委會秘書處自己沒工作,也是醫委會自己的問題,我們是受害者。醫生指對他不公,那對我們公平嗎?」
協助他們的幹事彭鴻昌指,醫委會永久擱置的裁決不合理。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說︰「有提及指因原來專家證人撤任,所以要找一個新的專家證人,所以似乎要些時間再跟進,原本的專家證人是蘇景桓兒科醫生,但在過去兩個研訊日,我們仍見到蘇景桓醫生擔任專家證人,即他們沒有更換專家證人。醫委會其實要指導或督導秘書處工作,秘書處有這些失職,作為醫委會本身似乎也有失責情況。」
他們不排除就案件提出司法覆核。
【大律師指永久擱置研訊做法罕見】
一對內地夫婦向醫委會投訴,指醫生疏忽導致兒子腦癱及四肢殘障,醫委會相隔15年開庭,星期二宣布永久擱置聆訊,事主夫婦認為裁決不公,不排除提出司法覆核,醫委會秘書處沒有回應。
不少醫委會投訴都要等數年開庭,有專門處理醫療投訴的大律師認為,永久擱置研訊做法罕見。
醫務委員會根據《醫生註冊條例》成立,賦權規管醫生專業,包括針對專業失當紀律研訊,但不少投訴個案都以年計來處理。
藝人張崇德夫婦的兒子2005年夭折,他們同年向醫委會投訴,婦產科醫生專業失德。案件八年後才開審,經歷11次聆訊才有裁決。
同樣面對漫長等待的還有葉小姐。其妹妹2016年在伊利沙伯醫院分娩時,大量出血死亡。葉小姐翌年向醫委會投訴,期間醫委會指有新資料,發還初級偵訊委員會,之後又指要安排另一專家證人等,投訴至今近九年,仍未展開正式聆訊。
投訴人葉小姐稱:「每一次都好像還原基本步,聽到原來可以指因為時間長,可以永久擱置研訊,它的標誌是一個天秤,寫著行公義、守專業、護社群,我覺得他們只是守著專業。」
有專門處理醫療投訴的大律師認為,研訊時間過長會造成不公。
大律師陳偉志指出:「需要十多年才知道結果,由事發到最後,本身對病人或家屬方面,也是很大心理壓力,坦白說對醫生同樣也是,因我希望有正式地方處理爭端,但原來要那麼久。」
根據醫務衞生局數字,醫委會過去五年有160多宗設訴個案,要4年以上才完成審理。但由2020年起的四年,交到研訊小組的個案其實不足100宗。
陳偉志說,永久終止聆訊很罕見。
陳偉志表示:「相隔那麼久還記得多少,我要問回其他證人的事,又有多麼不容易,永久終止聆訊是很極端事情,應是沒有其他辦法可彌補到不公平的地方,所以才需要這樣做。」
至於能否司法覆核永久擱置的決定,他指若涉及程序出錯可考慮。被問及如果勝訴,交回醫委會審理,可否再以同樣理由擱置,他就指現階段難以揣測。
【五人涉教唆暴動等被捕】
警方國安處拘捕五人,涉嫌協助及教唆暴動,及觸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中的煽動罪等。
警方國安處交代周二進行的執法行動,在九龍及新界拘捕2男3女,介乎32至60歲,涉嫌協助及教唆暴動、煽惑暴動、串謀煽惑暴動、妨礙司法公正,以及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中的煽動罪。
警方指被捕人士,涉嫌2019年反修例示威期間,為多區前線示威者製造及提供武器,意圖造成嚴重傷亡。
其中一名被捕34歲男子,涉嫌在社交媒體多次發布文章,煽動他人憎恨特區政府及作出不守法行為。另一名50歲被捕女子,就企圖協助其中一名被捕人,移除與案件相關證據。
警方國安處警司張伯傑指出:「警方強調任何人參與或支援,破壞社會安寧,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均屬嚴重罪行。有關暴動及煽動罪,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監禁十年及七年,香港警方必定恪守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有法必究原則,嚴正執法。」
據了解,其中一名被捕人,是早前口岸爆炸案其中一名脫罪被告吳子樂。警方就指案件仍在調查中,不便透露。
張伯傑指出:「就個別人士身份,因案件仍在調查之中,現階段不便在此透露或評論,但我要強調一點,就是本案是完全獨立於,以前一些舊案件,而證據亦是基於全新證據進行調查的。」
警方又指,行動中檢獲約25萬元現金,懷疑與案件有關,被補5人正被扣留調查,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貝俊龍為帆船港隊奪歷史性全運首金】
在汕尾舉行的全運會帆船賽,貝俊龍在ILCA 7,為香港奪得今屆第一面金牌。亦是帆船港隊隊史首面全運獎牌。
全運會帆船項目ILCA 7在汕尾的廣東海上項目訓練中心舉行。
貝俊龍在前十輪比賽有五輪獲得前三名,包括一輪第一,有29分,在13名選手之中以6分優勢排榜首。這天鬥最後第十一輪,貝俊龍以第四名衝線,總成績33分,以7分優勢力壓山西及江蘇代表。個人第二次出戰為港隊勇奪今屆全運會,競賽項目第一金,亦是帆船港隊隊史首面全運獎牌。
全運帆船ILCA7金牌得主貝俊龍說︰「我大概知道自己能贏,但最後對手們表現很好,比賽非常激烈,最困難的部分是天氣,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面對巨浪、風力不足,所以比賽真的很困難。」
比賽剛結束,教練已為貝俊龍訂好下個目標。
港隊帆船隊總教練Harris Tsolis稱︰「下一步我們當然劍指不到一年後的亞運會,貝俊龍希望取得好成績。當然我們也希望能夠獲得洛杉磯奧運會參賽資格,參加第二屆奧運會,也期望取得非常好的成績。」
貝俊龍將獲得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頒發的75萬獎金以作鼓勵。
正在南韓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對貝俊龍奪金感到開心和鼓舞,在現階段已奪金,令他對運動員期望更高,呼籲大家一起為運動員打氣。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就指,貝俊龍憑堅持與努力,乘風破浪為香港奪金,是實力和毅力的展現,她和全港市民都引以為傲。
【維園沙灘排球賽場完成搭建】
全運會沙灘排球周五展開,位於維園的賽場已完成搭建,可容納逾千名觀眾。賽事分組今日抽籤。港隊運動員率先熱身,希望藉「主場之利」打出好成績。
舉球,一躍而「殺」。港隊男子組合謝鍵泓和黃嘉潤率先來到維園「主場」熱身。啦啦隊亦準備就緒,熱舞帶動氣氛。
位於維園的沙排賽場已完成搭建,港隊今屆全運會派出兩支女子隊,同一支男子隊出賽,目標是爭入八強。
全運會沙灘排球港隊代表杜詠彤說︰「最開心是每一次比賽,一定聽到屬於自己本土的語言,幫我們打氣。」
全運會沙灘排球港隊代表謝鍵泓表示︰「香港主場無論是氣氛、設備、燈光、沙都是國際性規範,我覺得滿分的話一定給滿分。」
維園設有7個場地,包括可容納1,300名觀眾的主場,及容納400名觀眾的副場,還有熱身場和訓練場。
全運會統籌辦主任楊德強與運動員交流,他說今次有超過50隊參賽,所有運動員都已抵港。
全運會統籌辦主任楊德強指︰「售票方面,決賽和準決賽比較好,而初賽仍然有很多票可以售賣,今天下午(分組賽)抽籤後,大家可以因應想看的球隊而揀選賽事,很多球迷想觀看香港。」
維園近銅鑼灣一邊的入口設有「比賽村」,市民可免費入場「打卡」、玩攤位遊戲等。「比賽村」亦設沙排體驗場,市民可進來踩沙之餘,亦會安排教練和運動員教小朋友打球。
腦癱醫療司法覆核四肢殘障醫委會社協逃犯條例暴動煽惑煽動妨礙司法公正示威爆炸案羅湖站吳子樂國安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基本法23條全運會帆船汕尾貝俊龍金牌體育賽馬會羅淑佩李家超洛杉磯奧運沙灘排球港隊主場比賽村維園銅鑼灣楊德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