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不少照顧者不懂應對晚期或離世親人情況 社聯倡推動生死教育

發佈日期: 2025-10-29 20:48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本港近年發生多宗涉及照顧者的倫常慘案,有機構調查發現,不少照顧者不懂應對晚期或離世親人的情況,建議社會推動生死教育。

社會服務聯會委託機構,今年6月電話訪問逾300位照顧者,當中包括要照顧65歲或以上長者的人士,或照顧有長期病患,肢體殘障、情緒病等,不同類型及程度健康問題的人士。

近三分一受訪照顧者本身有全職工作,六成人平均每周用42小時,照顧長者或患病者,逾四成有疲累、長期失眠等問題。

在調查照顧者對晩期照顧、離世殯葬、社區支援等生死議題的知識、經驗及能力方面,調查顯示全部不及格,滿分10分只有4.97分,社聯指同樣會增加照顧者壓力。

社聯總主任(政策研究及倡議)何俊傑指出:「在醫院醫生會問照顧者,救還是不救(病人),他情況很差,再救下去可能會很辛苦,要插喉之類,在這些情況照顧者很迷茫,不知如何決定。有些照顧者會說到,可能(親人)生前無交代,死後用甚麼安葬儀式,即過身火化還是海葬好,又是一個煩惱。」

社聯指,生死對不少家庭而言,是難以啟齒的議題,希望社會各界推動生命教育,及早準備。

何俊傑表示:「希望其他藝術團體、宗教團體一同推動,就如前一年《破地獄》,透過電影推廣觸動到人心,人們自然便會討論晚期應該如何照顧,令晚期生活不會有太多遺憾。」

社聯建議政府可推動樂齡科技,應用在晚期病患者上,提升家居基本護理能力,減輕照顧者壓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